目前分類:故事小品文 (3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摘自:經濟日報

 

「想找到自己的未來路,要試著將眼光放遠。」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建議,年輕人要看得遠、看得久,才能找到自己的路。

 

鄭崇華日前受邀至師大與年輕學子分享人生經驗。他表示,畢業後這些年來,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人生路,是因為遇上一位好老師,讓他明白「不畫地自限、從遠處找尋出路」的道理。

 

大陸福建鄉下長大的鄭崇華,小五跳考讀初中,他說,由於沒有讀過國小六年級,中學時數學總是念不好。14歲時,他隻身來台,就讀台中一中,由親友資助讀書,害怕失學的壓力,促使他認真學習數學。

 

第一次數學小考,他「意外的」拿到滿分,老師笑著摸摸他的頭;後來,有次成績低於80分,老師問了聲:「失常了?」

 

鄭崇華在老師的高度期望和殷殷教導下,從此數學成績突飛猛進,日後更從事與數理相關的工作。

 

鄭崇華說,若用四季做比喻,年輕學生正值春光明媚的春季,充滿活力希望,此時更要放遠、放大自我生涯經營規劃視野,不要短視放棄力有未逮之處,「不要輕易斷言,何者非我所長,就像從望遠鏡看出去,試著從寬廣的角度,發掘個人潛力和興趣!」

 

「不執著於眼前事物,要以遙遠的未來看待自己的可能性!」鄭崇華經過老師的提點與教誨後,不再設限自己,學著接受並克服數學學科的難處。他說,一旦眼光放遠,就會給自己訂下較高的標準,也會有很多發展的彈性。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 Cheers雜誌

20081218日,郭泓志在累計1,200萬世界球迷人次的票選下,獲得美國職棒大聯盟官網主辦的TYIBThis Year in BaseballAward「最佳布局投手」(Setup Man of the Year)。

郭泓志以30.3%的得票率,大幅領先第219.2%光芒隊的巴佛。他會如此受到全世界大聯盟球迷的喜愛,因為郭泓志在2008年球季的表現太亮眼了。雖然出賽不多,郭泓志共投了42場(包含先發3場)、主投80局,防禦率2.14,獲得53敗戰績。但小小郭只被敲出60支安打,並且送出多達96次三振。前後經歷過4次手術,歷時將近8年的復健生涯,始終沒有讓郭泓志放棄棒球這條路,「如果他沒有決心,他就只是無名小卒。」大聯盟官網如此形容他。

意志力:一定要重登投手丘

將時間回到2年前,郭泓志引起世人注目的那場比賽,美國時間200698日,他首度在大聯盟擔任先發登板。

那一場,郭泓志以時速高達96英哩(相當於155公里)、他最擅長的速球,三振了7名打者,投完6局後,率道奇隊以50打敗大都會隊。

郭泓志終於贏得他生平第一場大聯盟的勝投。

當時,他已經到美國7年,手肘開過3次刀,其中包含2次著名的Tommy John韌帶重建手術,在多數人仍對他的手肘感到存疑時,郭泓志的這場勝投,等於以全場的歡呼聲共同見證過去7年漫長的復健之路,沒有白費。

正當大家以為郭泓志已經苦盡甘來時,沒想到2007年,他又因為手肘的碎骨影響投球,在723日、他26歲生日那天,郭泓志決定開第4次刀。

Tommy John韌帶重建手術比起來,這次只是開刀將一些增生的碎骨取出,手術雖只花25分鐘,但是對郭泓志而言,又是一次復健、修養,以及球季宣告報銷無法出賽的折磨。

很多運動員在受傷之後,一蹶不振,怎麼樣也無法回到原本的狀態;因為體能可以訓練、姿勢可以調整,但是被消磨的意志力,卻怎麼救也救不回來。

郭泓志依靠的,是一股無比執著的個性,堅持到底,絕不讓自己的意志有一絲消沉,他告訴自己:非得重返投手丘不可。

早在郭泓志高中時期,他就是台灣棒球界的明日之星,可以投出150公里以上的快速球,加上是少有的左投手,很快就被國外球探相中。

才高中畢業18歲的年紀,美國洛杉磯道奇隊以125萬美元(約台幣4,033萬元)簽約金,簽下郭泓志,開始他在美國職棒的生涯。

原以為到美國打球後,一切可以一帆風順,怎麼也料不到竟會是一段布滿荊棘的職棒生涯。當時郭泓志還是中華青棒代表隊的一員,與道奇簽約後,無法在IBA青棒賽及亞洲賽出賽,被中華棒協開除,更被當時的媒體嚴厲批評;加上他涉世未深,與經紀人簽下佣金比率高達20%的不平等「吸金」合約,讓美國職棒生涯的第一步就蒙上陰影,陷入被惡意剝削的處境。

但這些都不影響他想在異鄉闖盪的企圖。「剛去到那,每一件事情都很新鮮,什麼都不懂,但也什麼都不怕,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阻擋我。」

就當郭泓志準備大顯身手時,展開的卻是一連串開刀、復健、開刀、復健的惡夢。

郭泓志在小聯盟1A的第一場處女秀,先發的3局中,連續三振了6個人,而且都是高達150公里以上的速球,讓場邊的球探驚呼這樣年輕的選手竟有如此實力。就在奮力投出倒數第二球時,郭泓志聽到自己左手傳出「啪、啪」二聲,當時並不曉得,自己左手的韌帶已經斷了,忍痛繼續投完那一局的最後一顆球,結果也是那次球季的最後一顆球。

1TJ手術:要開就開吧

被診斷出必須接受Tommy John手術時,郭泓志其實沒有想太多,只覺得「喔,既然醫生說要開刀,那就開刀吧!」心中根本沒想過,可能有一天自己再也沒辦法投球。

他不怕開刀,「哪個運動不會受傷的?」郭泓志試著輕鬆看待,但此後將近2年的復健生活,才是真正難熬的地方。

「前12年復健,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動作,重複著很單調的事情,累的時候會特別想念家人、想念台灣,」他描述當時的心情說。失去球場,等於失去了舞台,郭泓志難掩失落;更在開刀後的幾個月,傳來父親病逝的消息,因為兵役問題,郭泓志無法即時回台奔喪,身心備受煎熬。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適應美國的生活,英文不好,哪裡都不敢去,也沒有人可以講英文,」郭泓志回想,「我常常會自己拿著紙,聽聽音樂、寫寫字,過幾天,我再把寫過字的紙拿出來,假裝好像有熟悉的中文字可以看。」說完他停了一會,看是不是每個人都聽得懂他的冷笑話。

這時候經紀人岩元理惠在旁插話說,郭泓志特別愛講冷笑話,常常讓人當下摸不著頭緒,是個不折不扣的冷面笑匠。

在場的人配合地跟著笑起來,郭泓志臉上透出一種調皮又混雜得意的表情,似乎對自己的冷笑話覺得很滿意。但隱藏在這些笑話的背後,其實是不為人知的辛苦、掙扎。當時的郭泓志沒有其他選項,只有往前看,努力做好每天該做的復健工作。

2TJ手術:萌生放棄念頭

2002年釜山亞運,中華隊徵召復健中的郭泓志回台打球,結果幾場球下來,表現並不理想,再加上檢查出韌帶置換的地方有「打結」情形,因此必須再次開刀做清理。2003年,郭泓志又因手肘韌帶纖維化的情況,必須再次進行Tommy John手術。

遠在台灣的母親天天以打電話、傳簡訊的方式關心他,「第1次開刀,媽媽叫我要保重,認真做復健;但是,開第2次刀時,媽媽說,如果真的不開心就回來,不要硬撐。」面對親情呼喚跟備受打擊的自信,要回去?要繼續?郭泓志陷入天人交戰。

但球隊找來也曾動過兩次Tommy John手術的知名投手崔佛特(Darren Dreifort)鼓勵他:「我30歲開第2次韌帶重建手術,現在還在場上投球,你才22歲,你一定也可以。」

隔天好像就不會痛了,所以就繼續吧!

談起那段時間心情的波濤洶湧,郭泓志顯得非常真實,沒有保留,也不刻意包裝。「在我的人生裡面,我不止一次想放棄棒球,」他坦率地說。對於外界賦予他「永不放棄」的形象,他自己卻似乎不太以為然,「我常常告訴自己,如果明天練習的時候,手還是會痛,我就放棄不投了。」

只是,不知道是老天眷顧,還是天生離不開棒球這條路,儘管軟弱確實存在,但鬥志的力量更大。「隔天,好像就覺得比較不會痛了,所以就繼續吧!」郭泓志笑著說。

其實,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只有郭泓志點滴在心,最後終歸成簡單的一句話:「啊……,我怎麼放棄的了啊?棒球是我的興趣,也是我唯一會的事情。」失去過,他更懂得珍惜;受傷過的地方,復原後也讓他變得更堅強。「我能再投球,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這是郭泓志現在的寫照:他把每一球都當作是這生的「最後一球」,「豁出去,用力丟就對了!」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Cheers雜誌

徐熙娣(小S)的敢變多為,使她一直是台灣年輕女性的指標性人物。昔日的叛逆少女,變成有禮的豁達少婦,是小S的寫照。

她的有禮,表現在採訪當天,準時在帝寶1樓大廳迎接記者。看到記者送她的親子教育書籍與童書,雙手接下,開心笑說:「這些都很實用。」一邊仔細翻閱每本書,一邊說:「這本講黑夜的貓,我女兒可能會怕。」頓時讓人忘記印象中無厘頭的小S。在那個午後,小S不是愛問八卦的主持人,而是身兼女兒、母親、妻子等多重角色的職業婦女,娓娓道出她的蛻變。

「幽默」的人生觀

要在激烈競爭的演藝圈生存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只用「運氣」兩個字歸納小S能佔有一席之地的理由,未免就太簡單了。事實上,對於腳步該怎麼走,什麼要、什麼不要,小S自有一套她的哲學。

她的人生觀是,所有事都有幽默的一面,只要不搞砸人生,沒有什麼改變不能接受。

14年前剛出道的小S,叛逆、憤世嫉俗,喜歡在電視上大肆批評她討厭的人事物。她也愛搞怪,專輯封面打扮成屍體模樣,自稱變態少女,還曾因在節目中批評布袋戲,引起軒然大波,和經紀人向大眾鞠躬道歉。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小S2006年告別第一個挑大梁主持的節目《娛樂百分百》時,回顧9年的主持過程:「以前很欠揍,很多行為太孩子氣,不懂得隱藏情緒,只想一味的展現個人真性情。」

隨著歲數增長,及經歷多次失言風波的磨練,小S削減了反骨性格,變得更成熟圓融。她也領悟,沒有人有義務要因為她的敢言,而遭受傷害。想通之後,她積極改掉過去大鳴大放批評人的習慣,也約束自己在節目中少講不喜歡的人、事,多與觀眾分享好的事情。

螢幕上的小S總是嘻嘻哈哈的表情居多,但翻開她的成長軌跡,並不是一帆風順,只是她習慣輕鬆看待每個挫折,並且誠實面對,接受不在預期裡的人生變化。

1994年,16歲的小S與姊姊徐熙媛(大S)組成SOS,推出首張專輯《佔領年輕》。直率的學生性格,在14年前的演藝圈十分獨樹一格,很快就走紅,但好景維繫的時間,卻超乎想像地短,沒多久就面臨聲勢下滑的窘境。

原本她們以為演藝事業已走投無路。想不到,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卻即時為她們開了另一扇窗,朝主持之路邁進。

S坦言,唱片確實不賣,她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才能說服自己另謀出路。只是當時她也沒有被這個挫折打敗,還與大S在台北東區開服飾店,另創事業。

真正的敵人來自內心

S形容,她的人生是「順勢而為」。外界幫她定義的人生轉折,像戴牙套、主持、結婚生子,都不是她刻意計畫的,只是這些事莫名發生了,「就好好迎接。」

回頭去看,懷孕生子是她生命中最大的轉捩點,但這件事原來也不在她的規劃中。

當時她才28歲,事業如日中天,與蔡康永搭檔主持《康熙來了》廣受好評,卻毅然決定結婚、請假待產。那時演藝圈充滿這樣的耳語:「她不怕產後復出,名氣不再?」

S一本正經說,每個人最可怕的敵人,是內心的那一句話:「我不行,好可怕,我沒有勇氣改變。」她認為人的韌性很強,即使一開始心中很排斥,但勇敢面對,一定能找出解套方法。

譬如,她懷孕前不愛小孩,常也有人告誡她,小孩很難照顧。但很奇妙,生產完,她自然而然懂得如何照料女兒,還每天陪她們玩、讀書,「人不要自己嚇自己,」實際做了以後,會發現改變沒那麼困難。

不過看似自信、勇氣十足的小S,竟自承她很膽小,無法獨自做人生大決定,甚至無法與不熟悉的主持人搭檔,她大笑著說:「打算一輩子賴著蔡康永。」

母女關係是人生改變的源頭

2004年,製作人詹仁雄找小S與蔡康永搭檔主持《康熙來了》,一直跟大S搭檔的她原本很害怕、猶豫。後來她的母親與大S鼓勵她,認為作家出身的蔡康永,是她提升質感的一大助力。

於是小S大膽嘗試,兩人一莊一諧的搭檔風格創造出獨特「笑果」,2005年獲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也讓她事業爬到新高峰。

看小S在蔡康永身邊插科打諢,似乎不用做太多準備,其實小S心中對自己角色有清楚的認知。她一直都知道:她無法勝任主角,但可以扮演出色的配角。

每次跟蔡康永上場主持,她都會先請蔡康永訂出訪談主軸,她再加配料,「讓節目變得更好看,更與眾不同。」憑著這樣的自覺,使她跟蔡康永合作無間,也難怪去年6月,《康熙來了》舉辦「康熙千集慶」記者會上,蔡康永表示:「我人生中一定不會再有第21千集的節目,因為搭檔是小S。我做別的節目都沒那麼好玩!」

 

而她的智慧是,有了新身分,就不再念念不忘過去的輝煌,「否則是給自己找麻煩。」這是小S務實的一面。如同她成為妻子與母親後,不再眷戀過去單身逍遙的生活,就跟所有職業婦女一樣,努力經營婚姻與事業。她每天晚上陪兩個女兒講故事,11點半就寢,早上8點起床,規律的作息連自己都很意外。說到這裡,小S又露出搞笑本色說:「因為先生的耳提面命,讓我的人生變得非常正面、健康。」

面對生命中的膽小因子,母親與大S是她的人生推手,一路扶著她往前走。而且小S與母親間的相處,是讓她從負面走向正面思考的源頭。

她直言,過去很叛逆,明明很愛媽媽,卻不知為何每天對媽媽大呼小叫。她形容那時自己就像身上有一個開關,還沒開啟前,很愛對媽媽亂發脾氣。突然開啟後,努力學習與媽媽和平溝通,沒想到,間接影響她對人事物的看法,「人生也從此變得豁然開朗。」

心念變,人生轉

念頭一轉,人生也跟著轉。

這也包括她面對自己明星身分的態度。過去她私底下看到觀眾盯著她,或在她身旁竊竊私語,總會臉露不耐煩,心裡暗罵:「我為何要忍受這一切?」

但現在,懂得給笑容的她,私底下被人認出來,會轉頭對對方笑。即使旁人對她指指點點,她也不以為意。小S直言,過去很容易討厭一個人,經常覺得別人是討厭鬼,卻不知道:「一直討厭別人,反而讓自己成為討厭鬼。」

另外的不同是,小S現在愛與先生一同逛書店,喜歡閱讀如《時間線》的驚悚小說,也常閱讀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桃莉.海頓(Torey L. Hayden)拯救心理不健全兒童的系列書籍。

沒有人會否認小S不一樣了。如同她在創作中反映的心情。認識另一半前,她不相信恆久的愛情,作詞作曲寫下「愛不持久」,MV中還崩潰大哭。時空轉移後,她用知足的心情寫下“For My Husband”感謝先生帶來的這一切。

採訪最後問小S,她對「改變」有沒有一項屬於自己的定義?當時她並沒有回答得很明確,但採訪結束半小時後,小S用心的補了一通電話給記者:「即使每天過相同的生活,每天仍會碰到不同的人、事、天空,只有一直保有接受改變的開放態度,就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讀者文摘

 

五年前,魏德聖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新導演,卻忽然在台灣電影圈聲名大噪,只因他花了台幣二百多萬元,為自己策劃中的新片《賽德克.巴萊》拍出一支五分鐘的試片短片,向企業界募集拍攝該片所需的二千萬美金預算。

 

當時,台灣電影正跌到有史以來的谷底,魏德聖這個驚人的賭注,讓他幾乎淪為遭人訕笑的瘋子,籌錢當然也處處碰壁。不過這個一時的笑談,如今卻是《海角七號》奇蹟的起點。

 

魏德聖為台灣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所感動,希望拍成史詩格局的《賽德克.巴萊》,然而不僅該片的原住民題材過於冷門、片中得講原住民語,而且缺乏明星掛帥,還要花那麼多錢,由一個從沒拍過長片的導演執導,當然沒有人敢投資。然而魏德聖拿着企畫案向金主募資的挫敗經驗,卻絲毫沒有打擊他的自信,因為他知道自己好在哪裏,只是別人還不懂得欣賞。

 

逐步圓夢

魏德聖的夢想很大,但他知道要用務實的方式來執行:如果大的夢想還無法實現,就先從小的夢想開始好了。既然大家不相信他可以拍規模龐大的《賽德克.巴萊》,那就先拍一部比較小的片子,來證明他可以做到──這就是如今的《海角七號》。他很有把握地相信自己有百分之百的能力,可以拍出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電影,而且一定會賣錢。

 

魏德聖的獅子座性格,讓他既然要做,就要玩最大的賭注,而且不容許失敗。因此,當台灣的電影環境惡劣到連幾十萬美金都沒人願意投資時,他決定乾脆豁出去,拍一部兩百萬美金成本的電影。既然明星也不一定是賣座的保證, 他就乾脆找了一羣不是當紅的明星來演《海角七號》。

 

每一個看似賭氣的決定都不被看好,但他卻強調:「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海角七號》中的每一個故事環節與觀眾的反應,都在他的計畫與掌控之中,他知道這是一部注定賣座的電影,而且從頭到尾都是《賽德克.巴萊》的縮影:原住民的元素、本土的情感、小人物的故事、沒有明星掛帥、台灣與日本的歷史關係。只要《海角七號》成功,就可以證明《賽德克.巴萊》是可行的,那麼他真正的目標就可以實現──這是一串連環的夢想,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急不得。

 

一九九九年魏德聖就拍出備受好評的短片《七月天》,其實當時他就有機會拍片,但接下來,他卻花了快九年的時間,才交出第一部長片《海角七號》。這段期間,許多台灣新導演前仆後繼硬擠出幾十萬美金的小成本,拍出人生第一部電影,卻只能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使得拍攝成績大打折扣,結果淪為處女作即成絕響的「一片導演」。

 

魏德聖說:「我不想像他們一樣。因為我知道,如果對現實將就妥協,品質就會打折,夢想一定不會圓。」他寧可利用這段時間來儲備能量。他相信有時候,等待是必要的。

 

積累戰鬥力

當大環境已經惡劣到讓人無法抗衡,魏德聖認為與其浪費精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如好好準備自己的戰力。他利用這幾年的時間擔任副導累積經驗,一方面訓練自己,一方面潛心構思劇本。他並不在乎跟其他人比較:「不必因為同樣是三十歲,看到人家比你有成就,就覺得自己輸了。」他建議年輕人,與其踏出第一步就非要闖出名堂,不如花幾年時間,讓自己做好準備。「即使第一次成功機會小之又小,也期望下一次離成功不會太遠。」

 

他相信,確定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先決條件。因此對於還在徬徨迷惑的年輕人,他建議寧可花五年的時間,讓自己變得強壯,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一行、到底快不快樂。他說:「這段等待的時光,不要以為是沒有用的。不要輕易出手,但是要考慮得很周全,等到你準備好了,一拳打下去,就要打到他抬不起頭來。」

 

以《海角七號》打出的這一拳,就是他以十幾年時間沉潛練習出的功力。他當兵時看了一部由義大利籍導演拍攝的電影《四海兄弟》,驚覺「原來這就是電影」,從此對電影着迷,於是從電視劇的道具、場記等做起,慢慢累積經驗。他從沒念過電影課程,也沒讀過大學,卻全靠自修而穩紮穩打練就一身本領。

 

魏德聖原本不會寫劇本,於是他把別人的電影一場一場戲拆解分析,研究其中的分鏡,才知道一部電影是如何組織起來的。而他從一個不會畫圖的人,到如今《賽德克.巴萊》的三千多張分鏡表已經全部畫完。這部電影在他腦中已經完全成形,只要有足夠資源,他隨時可以拍得出來。自信讓他敢於大聲說話,敢於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堅持理想,因為他知道他做得到。

 

「我今年已過四十歲,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的話,還有六十年好活。如果我現在就什麼都說我做不到的話,那活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為了喘口氣嗎?」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講義雜誌

我從不刻意規畫我的人生,它沒有具體的藍圖、預設要走的軌道。機會就像樂透,你無法預設幸運何時會光臨,而我所持的態度是,面對人生中每一個造訪的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包括適時「藏拙」,而接受與拒絕都是一種智慧。當每一步走得穩健而踏實時,一步步慢慢地累積,自然而然就會指出一條道路,你將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藏拙」是我的立身之道,也是人生態度,它影響了我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在工作上更是影響至深。外界經常以「幸運」來形容我的人生,包括工作,總是一帆風順、運氣極佳,是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但我認為上天是公平的,我們常說「命運命運」,命是天生,而運則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改變。所謂的順遂與幸運,持平地說,實則與我懂得適時將不足的部分先收起來,上場時總是拿出準備好的部分有絕大關係。恰好有一個例子,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藏拙」觀念。

 

在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中,參賽者許仁杰曾以自彈自唱迎戰。一路以來,許仁杰的歌聲頗受肯定,但可惜的是,他的新嘗試──自彈自唱的成績卻不甚理想。在那次的評論中,我首度提到「藏拙」兩字,每個站在台上的人,都應好好審度自己的現況,包括你能做到什麼,哪個部分有待加強,並為自己設立一個標準。當你能說服自己、能感動自己時,才有可能感動別人並贏得掌聲。若能力還不足以拿出好作品時,何不適時地先將它收起來,選擇自己擅長的部分來表現?

 

這和巨星之所以是巨星,道理並無不同。我發現不論是二十年前流行半屏山髮形的演藝圈,或現在新人輩出、人才濟濟的演藝戰國時代,每一位我所接觸過的巨星,都有一個共通點:站上舞台的那刻,他們都在瞬間發出萬丈光芒,每個舉手投足、每個躍動的音符,都極具感染力,耀眼而炫惑。這種千萬瓦力,從何而來?

 

沒有人是天生的藝人。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巨星都有一個共同因素,就是他們都擁有極高的自覺與自我要求:只要站上舞台,他們一定會將自己準備好,就像大廚端上桌的菜,一定是經過完美烹煮,因為他們太在乎觀眾看到的夠不夠精采。經過充分準備的成熟演出,當然會吸引你我的視線。他們深諳自己的強項與不足之處,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所以會時刻省視自己,一旦未達到自我要求,則不躁不急地先將它收起來,這就是「藏拙」。

 

藏拙並非不鼓勵表現自己,或不鼓勵嘗試,它內藏的精義,更在於期勉你每次的展現,都是經過思考、準備充分,你的表現因為準備完全而水到渠成,而這正是獲得自信心的起點。此外,藏拙也隱含了一個大前提,你必須對自己的整體狀態有足夠的了解,經過全盤思考,誠懇地面對自己,與自我展開對話,才能做出正確的隱拙揚善的判斷。

 

我之所以會有藏拙的態度,嚴格說來,與我曾經受國劇的訓練有關。大學時期我主修戲劇系國劇組,我們經常需要上台公演,也因此每個人都會面臨選角的問題。如果你的聲音細尖,就不適合選老生,反之亦然。國劇的訓練,讓我們必須去思考自己的狀態,接受自己的優缺點,進而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而人生的舞台亦是如此。透過了解自己而找到人生定位,並在既有的狀態下做到最大、最好的程度,並且持續思考如何再突破。

 

我相信「認識自己」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課題,這正是藏拙觀念帶給我的第一個禮物:時時省視自己。此外,以藏拙立身,也讓我深刻領受到「有失,就有得」這句話。

 

身為「藏拙」的奉行者,當許多工作紛紛來敲門時,包括舞台劇、電視劇工作,甚至還有電影演出的邀約,曾有導演表示想以我的個性為人物藍本,為我量身定做一個角色。面對一些我自認還沒準備好的工作,我婉拒了,這也讓我身邊的朋友譁然:「這麼好的機會,你瘋了嗎?」但我的解讀不同,有時拒絕反而是願意負責──當我評估無法達到自己的標準時。

 

機會來臨時,我們很容易毫不猶豫地伸手抓緊它,唯恐錯過任何一個表現自己的可能。猶記八、九年前,曾有廠商提出八位數高價,希望使用我的名字,以推出化妝保養商品。我也是凡人,面對誘人報酬,如何無動於衷?但就像我常跟身邊助理說的:「不是所有的錢都可以賺。」我必須對自己的專業負責,所以我珍惜也重視每個以我名字推出的商品。在評估過後,我知道這八位數的代價,可能是快速消耗我的專業與「鄭健國」三字,最後,我婉拒了這個邀約。

 

面對選擇時,意識到「可以不做」,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它的前提是「要做就做最好」,而衍生出來的下一個動作則是,推動你去思考不選擇這個,那麼其他的可能性是什麼?這次的出書,正是一個好例子。

 

我可以選擇出符合市場期待的工具書,我也知道這種類型的書籍較容易榮登暢銷書排行榜,是一條名利雙收的康莊大道。不過,我一向主張「自由創作」,也因此很難將創作、創意條列化,無法將它作文字具象化;此外,關於彩妝技法與技術的工具書,坊間已相當多,若未做出新意與區隔,我的決定是不如不做。反之,當我發現市場有這麼多的工具書,卻沒有一本談專業人員的態度、倫理與觀念的書籍時,我的書籍主題靈感就擦亮了。

 

藏拙概念引導我去思考,也讓我一步步接近夢想。我一直懷有自創品牌的夢想,也一直往這個方向邁進,在過程中,有許多廠商與我洽談共同推出網路販售的化妝品,但因為我對品質的要求與對「品牌」兩字的堅持,始終沒有選擇這條路。但在「捨」的過程中,乍看平靜無波沒有新作,但能量卻在持續累積,也因此,其後當有適合的機會出現時,我已累積足夠的能力去掌握機會,也順利地推出自創的化妝保養品牌。

 

藏拙的思考邏輯影響我的層面,不僅在工作上,還有我的穿衣原則、風格,甚至生活態度,都是一以貫之。因為了解自己,從而能夠開展出舒適的平衡感與節奏感,讓我可以繼續以優雅的步伐,行自己的路。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Cheers雜誌

 

他的故事,總會從非洲開始說起。

2001年,剛從學校畢業的連加恩加入第一屆外交替代役,飛過大半個地球,到西非布吉納法索當兵。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在當地蓋孤兒院、發動垃圾換舊衣,30歲不到就成為「外交睦誼獎章」最年輕得主,還獲頒布國的「騎士勳章」。

2004年,退伍後的連加恩再度帶著新婚妻子重返西非服務。這個從小在台北長大的青年,竟然把西非當做是生涯的起點,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惡劣環境,他卻主動選擇待了上百天。

我能改變什麼?

大家都問他,為什麼要去非洲?「應該要反過來問,為什麼不?」連加恩反問。很多人聽到月薪只有15千元,自動打退堂鼓,但連加恩想的是:「我去能改變什麼?」「把大家認為的阻撓因子重新思考過一次,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

連加恩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斯文、深思,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又使他言談間多了份宗教情懷。只是,溫和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股企圖改變現狀的「革命精神」。對想做的事,他展現出的行動力,經常讓旁邊的人都嚇一跳。

高中死黨、一直到大學還同系、當室友的好友吳昭慶回憶,高中時代兩人常在一起瞎混。當時,模擬考排名全校前20名就能上司令台領獎,高二下學期的一天,兩人剛打完球,連加恩突然拉著他走向司令台練習走位、站在台上該如何接受表揚。本來以為只是開玩笑,沒想到連加恩認真地跟他相約念書,之後還真的上台領獎。「他會沉穩的實現自己的願望,」吳昭慶說。

連加恩自己也同意心中存在跟外表反差的另一面:「我小學四年級做人格測驗,其中一項特質是『攻擊性太強』,」他笑著說。

外表溫和的革命份子

朋友彭書睿也這麼觀察連加恩:「很多人碰到問題、責任,會去逃避或選擇拉別人來一起解決,但他不是,he let the stuff stop here(事情就在他面前解決)。」

還在醫院當實習生時,他就曾發起過「教改」,扮演起「改變發動機」的角色。

在台北榮總實習期間,面對不合理的抽血雜務等實習制度缺失,過去曾在台大醫院實習2個月的他,寫了一篇觀察台大醫院的文章登在榮總內部刊物上,希望能促成制度改革。別人眼中,這樣的舉動稱得上是「犯上」,但實際上的結果是:師長對他私下表示早就想改,只是勢單力薄;互相進行醫院評鑑時,台大在榮總的評鑑報告中還附上這篇文章。

當時並不是所有實習生都支持他,原因也挺一致:歷年學長姐都曾努力過,事實就是很難改變;如果因此得罪老師,不就影響往後的就業機會?

「有時候我們太在乎自己(conscious of ourselves),產生了限制,讓我們無法去做某些事,」連加恩說。4年後從非洲回來,連加恩仍順利就業、回到榮總家醫科,也許有人認出他就是去西非的連加恩,「但根本沒人記得我就是當年的抗議班代。」

有時要學會「撐在那兒」

同樣的情境,事實上也在西非出現。「我骨子裡很喜歡草根性的東西,」他說,也許是受到母親影響,他喜歡人與人親近的感覺。特別是在布吉納法索的日子,當地人民的親切,讓他不覺得苦。

在攝氏45度的溫度下,他深入當地人的生活,發起3袋垃圾換取舊衣活動,還幫村子鑿深井、讓3千多位居民能飲用乾淨的地下水。這個台灣醫生到非洲的故事,他後來寫成一本書,甚至讓導演王小棣拍出一部以他為主角的電視劇《45C天空下》。

只不過,不管是書上或劇中,都沒有提過一段故事。台灣外交體系的文化在布國當地相當保守,辦事態度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連加恩描述起這段經歷顯得保留,但太太高麗婷卻仍記得他當時的掙扎。「別人會覺得他可以不要做那麼多,」高麗婷說,甚至有不以為然的聲音認為,他所作所為根本已經超過「替代役」職務。

「想改變一定會碰到困難,但要有革命家精神:你就是不管、就是要改!」一碰到問題,就像挑起連加恩的「攻擊性」神經,說起話來更加篤定:「應該要破除系統化的價值觀。」

儘管受爭議,但連加恩並沒有和台灣外館發生衝突,依然在當地進行計劃中的服務。也因維繫住相當的關係,後來再度回到西非服務時能獲得外館的協助。只不過,這段經驗讓他深刻體認:「若你真正想要改變事情,你要忍耐,學會撐在那兒。」

撐在那兒只是因為不想輕言退守,「我可能是不知變通,」他笑著調侃自己。不過,說是「憨膽」也好,說是固執也罷,深入追溯連加恩背後的力量,或許是因為他從不間斷在心中追問人生的意義。

每個人都是agent of change

在連加恩的思維裡,總能看到科學和信仰間不斷產生對話。

把自己的故事聊到告一段落,他突然若有所思的談起物理學上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有物質的能量最終都往不規則、發散性的方向去衰變。若把宇宙這套從有秩序轉向無秩序的發展應用到人生上,人生應該愈來愈不快樂、夢想也會不斷被消磨。所以誰應該為生命的不圓滿負責?「要去怪宇宙熱力學第二定律嗎?」

連加恩有一套自己的答案:「我相信永恆的存在,人不過是過客,但這不代表可以隨便活,反而要活出一個purpose(目的)。」他特別加重了最後一個字的語氣。

就像有的T-shirt會俏皮的寫上“never to warn”(永遠穿不壞),但連加恩更喜歡這句“made to warn”(就是要用來穿到壞),「儘管生命會消退,但這段期間仍可以讓你拿來換取一些想要的東西。」

他記得一位牧師曾說:「每個人都是agent of change,改變的媒介。」就如同「蝴蝶效應」,巴西的蝴蝶輕拍翅、美國德州龍捲風就在形成中,每個人都有創造改變的可能。

「在改變之前,要先累積實力,」連加恩說。現在的他,就在儲存能量。離開家醫科後,連加恩進入疾病管制局擔任防疫醫師。因為他發現,如果510年後再回到非洲,依照本來的專業,還是只能一次看診一位病人。防疫則提供一個整體思考的制高點,「如果能在公共衛生上有些學習,未來也許能做更高視野的事情。」

走在有別於以往的軌道上,連加恩的行囊中,放的是相同的動力與熱情。這一次,他會探索出另一條不一樣的路。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郭台銘成功學

「鴻」在天,「海」在地,郭台銘就是要做天地之間的生意!短短20年,鴻海旋風橫跨歐、亞、美三大洲,比起成吉思汗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郭台銘究竟如何成就他的事業版圖?

 

郭台銘曾在自己的部落格裡頭抒發自己的創業心得,他說要學習成吉思汗的精神,有謀略才能成功。《郭台銘成功學》電子書中,作者伍忠賢將成吉思汗與郭台銘在建立帝國,或事業版圖上的謀略和特點上有不少篇幅的比較。

 

成吉思汗創新的作戰技巧,把歐洲騎士打下歷史舞台,進而以紀律嚴明、調度有序的騎兵取代之。他在落魄處境中,精準看到一塊塊將來可拿下的「市場」,在漫長征戰中,打敗一個個比他更有權勢、有更資源的對手,慢慢攀向權力頂峰。鴻海郭台銘的經營方式則是跳脫一般垂直整合思維,從零組件做到產品組裝,再從產品組裝回過頭做更多關鍵零組件,就像龍捲風一樣,鴻海已經牽引一個產業鏈的循環。

 

成吉思汗一生戎馬,郭台銘年年無休

成吉思汗16歲長大成年時,1178年就參加了第一場戰爭以奪回妻子孛兒貼,一直到1227年辭世,一生六十五年中,大約只有四年沒有戰亂,其他時候皆御駕親征,戎馬倥傯,沒什麼享受,一生勤勞工作,甚至餐風露宿。例如1202年(成吉思汗40歲),討平塔塔兒四部的戰爭中,有一批塔塔兒勇士逆襲成吉思汗去盔卸甲,戰馬倒下,成吉思汗只好跟大將博爾朮共騎一馬逃亡,最後才逃脫。在荒野露宿中,沒有營帳,造成成吉思汗疲勞過度,在草澤中昏昏睡去。夜暮降臨,忽然大雪紛飛,博爾朮、木華黎緊貼在雪地中,用雙手張開氈裘當作帳篷,雪深數尺,冷風刺骨。相較之,郭台銘則號稱「一天工作15小時」、「年年無休」,雖然有點誇大,但二十一世紀年過半百以來,還是「一尾活龍」的賣力演出,不得不令人敬佩。

 

郭台銘自認自己沒什麼優點,唯一的優點就是「勤能補拙」。勤能補拙的原因來自於他自認為是個負責任的人,該做到的就要努力達成。人笨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有責任、有智慧的心。現在聰明人太多了,肯負責、有智慧的人卻太少。

 

20078月,《商業周刊》刊出一篇考古報導「郭台銘動作慢,老是被罰跑球場」。久富利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曹定一表示,當時郭台銘個頭大、比較胖,動作比較慢,也不夠「軍事化」,因此當其他人可以睡午覺時,郭台銘常是必須一個人舉槍過頭、繞著籃球場跑,要不然就是頂著太陽罰站。「不過,他很『韌』」,上海富都世界發展公司總經理楊嘯如此形容當年的郭台銘,一般人被刁難,私下總是會抱怨班長、排長,但是郭台銘雖然常常被處罰,卻都沒有怨言地去做,做完後就靜靜地坐下來休息。

 

「他情緒智商滿高的,被處罰得很慘,還是會自我解嘲,讓大家一起笑一笑。」曹定一說,當同袍上前安慰被處罰的郭台銘時,他也會笑稱自己是「反正不怕折磨的胖子」。這種實在而且能吃苦的個性,奠定了鴻海從土城小工廠變成大帝國的基礎。

 

1975年創業初期,郭台銘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出門,下午趕三點半週轉資金,晚上常凌晨一、兩點才回家。有一年過年,郭台銘發完年終獎金後,全身上下僅剩下2,000元。回到家,帶著全家人回父母家吃年夜飯。隔天大年初一,包了1,000元給父母當紅包,初二給太太娘家1,000元紅包。省吃省喝,年初三郭台銘就到公司上班。更令人佩服的是,郭台銘為了爭取跟客戶見上一面,可以在門外淋雨站四小時。鴻海老員工陳一飛回憶道:「我還記得那天是中秋節,郭台銘全身濕著回來,而客戶收了禮物,卻連門都沒讓他進去。」

 

進入二十一世紀,郭台銘早就不用處理例行事務,然而由於家大業大,一堆開創新事業(例如公司併購)、設廠的事該忙,因此一天也只好繼續工作15小時。郭台銘最常抱怨的就是每天時間都不夠用。每天以晨泳揭開序幕的郭台銘,常常在游泳池畔就和一起晨泳的一級主管談起工作來,展開一天緊湊的行程,真可以說一點都不浪費時間。

 

據說,郭台銘一忙起來,常常只喝水,吃秘書準備的水果。有時即使晚上下飛機,也會馬上趕到公司開會,而且一開就是12個小時。自從工作以來,不曾休過三天以上的假,笑稱閒下來就會生病,好像永遠都不知道疲倦,堪稱是個標準的工作狂。郭台銘說:「鴻海靠的就是苦幹、實幹,還有拚命幹。」他認為,當一個人飢餓的時候,頭腦特別清楚這時,財富對生活節儉的郭台銘已沒有意義,工作是為了滿足美國心理學者馬斯洛的第五個心理需求(自我實現)。郭台銘的說法是:「賺錢,是達到目標的方式。」

 

郭台銘認為所有的一切皆需靠努力而來,不可能不勞而穫。就像他對「榮譽」的看法一樣。2007109日,永齡基金會第二筆捐款給台灣大學,共捐出150億元,記者詢問台大校長李嗣涔:「台大會不會考慮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郭台銘?」李嗣涔說:「有可能。」郭台銘卻表示,如台大要頒給他榮譽博士學位,他一定拒絕,因為榮譽是自己創造的。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今周刊

 

曾經窮到沒鞋穿 卻成為全球最大女鞋代工天王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知名豪宅「信義富邦」,光是庭園就有一千六百坪,裡面種滿各種樹木、小溪環繞,就像一座南方熱帶森林,全台灣的富豪都想入住這個夢幻城堡。

替別人代工30多年,王震乾終於擁有自己的女鞋品牌Miss Sofi

 

身價不菲 與郭台銘鄰居 資產雄厚

早餐席間,王震乾提到「郭台銘就住在我樓下!」鄰居竟是身價高達五百億元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據了解,郭台銘在此擁有四戶豪宅,而這裡每戶豪宅價值超過一億元。總共只有四十三戶的「信義富邦」,王震乾就擁有三戶,他到底是誰?為何擁有如此驚人財力?

 

王震乾帶領的恆豐集團,在中國、越南的工廠每年生產超過五千萬雙各式女鞋。美國女性每五雙鞋之中,就有一雙是王震乾生產的,每年的美國小姐選拔賽,選美佳麗腳下穿的也是恆豐的高跟鞋,恆豐每年營業額高達三億多美元。在一雙五到十美元的中低價女鞋中,不管銷售金額或雙數,恆豐都是世界第一。

 

經歷赤貧 落難公子打赤腳

王震乾生自富裕的家庭,但在八歲時卻由雲端跌到谷底。

 

不喜歡讀書、精力旺盛,身上流著安徽商人血液的王震乾,後來很自然地走上創業的路途。原本在鞋廠擔任廠長的他,有了第一線製鞋經驗後,看到台灣鞋業起飛,於一九七三年自行創業,設廠開始生產女鞋。

 

競爭的環境下,為了求生存,他在創業之初的前七年,每天只睡五小時,與工人一起苦幹;以前在三重、桃園設廠時,曾有別家工廠雇用流氓,開著卡車到王震乾工廠門前挖角工人,只要多給五十元工資,工人就馬上跳牆跟對方走,剽悍的他,甚至捲起袖子和這些流氓打架、搶工人,護衛他的工廠。

 

關鍵轉折 成為Payless 最大代工廠

一九八八年到廣州設廠前,王震乾的工廠只是一家替美國高級女鞋品牌「優思秀」代工的小廠,後來到廣州設廠,並且替美國最大連鎖鞋店Payless代工二十年,是恆豐由一個三、四百人的小廠變身為世界最大女鞋廠的關鍵。

 

為了專注在Payless的女鞋代工上,王震乾兩次拒絕過NIKE的代工邀約,並且推掉沃爾瑪的訂單。

 

大哥風範 六四事件期間堅守工廠

當初,初到廣州設廠時還有一個突發事件,讓王震乾在中國台商製鞋界打響了名號,同時讓Payless認識到他。王震乾在廣州設廠後的次年就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盛傳廣州將發生暴動,當地許多台商老闆聽到風聲,連夜丟下台幹,自己跑回台灣。只有王震乾一人不撤。

 

由於王震乾不走,恆豐的台幹沒有一人返台,因此恆豐成為六四事件前後,廣州惟一繼續出貨的外商。事件平息後,第一個從廣州進出的貨櫃就是恆豐的,這件事讓中國政府、Payless、供應商以及恆豐的員工,第一次認識到王震乾一言九鼎的大哥風範。

 

重情重義 虧錢也要換取客戶信任

在變動頻繁的美系代工體系下,恆豐與Payless二十年來卻一直維繫著穩固的代工關係。這與王震乾願意吃小虧、重情義的個人作風有關。

 

王震乾吃過最大的虧,要算千禧年那次配合Payless的促銷活動。當年,Payless宣布,只要是千禧年出生的嬰兒,由父母抱著到店消費,就免費贈送一雙童鞋。當時這筆訂單利潤極低,一雙不到一美元,數量則超過一百萬雙,同時嚴格要求在兩個月內交貨。

 

當時所有幹部都建議王震乾,不要接這筆訂單,否則會吃大虧,但王震乾認為,Payless長期以來幾乎只找恆豐代工女鞋,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幫這個忙。為了趕時效,這批紀念童鞋都上飛機運到美國,光是這筆訂單,王震乾就虧了五、六十萬美元。

 

虧錢做關係,別人都等著看王震乾被美國人耍,但是Payless高層也感受到他的情義相挺,雙方的關係更加穩固。靠著與美國最大女鞋連鎖店的緊密合作,恆豐悄悄成為世界最大的女鞋製造集團。

 

數字管理 小數點後四位的成本控制

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曾經公開訴苦:大企業的付款期限愈來愈長,現在已拖到出貨後九個月才付款。但是三十多年以來,不管是在台灣經營年營收一百多萬元台幣的小鞋廠,還是在中國、越南、印尼、俄羅斯經營年營收三億多美元的大鞋廠,王震乾從來不曾拖欠供應商貨款,而且,連小數點後的貨款都要付清。

 

結盟共主 有錢大家賺的集團式作戰

首先是業界首創的「結盟——共主」模式:恆豐集團在二○○○年前後,曾經年產一億雙鞋子,除了自己工廠的六千萬雙外,其餘四千萬雙,是由其他協力廠生產。而且,透過協力廠,王震乾還可以做一些他不方便接的訂單,例如Payless對手沃爾瑪的訂單。

 

高薪養廉 資深幹部全都年薪千萬

對同業、朋友有情有義,王震乾對於自己的手下大將更是慷慨。上市公司的員工分紅由投資人埋單,但恆豐分給核心幹部的紅利,卻是從王震乾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來。

 

王震乾表示,他給重要幹部高薪,就是要高薪養廉,不要他們向供應商要回扣。

 

在王震乾的要求下,所有恆豐的採購幹部與供應商吃飯,都要自己付錢,至於非採購人員則絕對禁止與供應商來往。

 

重情義的個性使然,三十多年來,王震乾借出去的錢,有多少沒有收回來,令人好奇。當我們這樣問他的時候,「大概有新台幣七十億元吧!」他淡淡地說。七十億這個天文數字,令人咋舌,但他卻不在意,私底下,他也常捐助困苦的人。

 

借出愈多,捐得愈多,卻賺得更多,王震乾六十九歲的人生就像一個傳奇故事,這樣的企業經營令人驚奇,這位全球第一女鞋大王,你不能不認識他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今周刊

 

二○○八年,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可能是此生最難忘、財富受創最深的一年。但是,對於五十九歲的吳寶田來說,卻是人生事業最輝煌的一年。

 

年輕時當過泥水工,是吳寶田一生最珍貴而受用的經歷。

 

這一年,他當選台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又宣布與全球前五大博彩業者「澳洲皇冠集團」合作,打算在月眉育樂世界推出度假中心型賭場,一切就緒,靜待博弈條款通過這一道東風,將立即提出申請。

 

其他大老闆正為裁員、減薪而發愁,吳寶田的福容飯店、月眉育樂世界卻還要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房市買氣急凍,建商緊縮推案,但麗寶建設卻還有近五千戶房屋在動工、銷售。

 

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迎面撲來,吳寶田不動如山,還更上層樓,他笑傲不景氣的祕笈是什麼?答案,就在他右手中指的那一道凹痕裡。

 

泥水童工務實打下基本功

吳寶田十六歲開始學作泥水工,這是營建工程當中最辛苦的一環,攪拌水泥漿時用力要大,但砌牆時又要細膩,才會工整、均勻,而水泥的「咬手」特性,常常會將手弄得破皮流血,但施工時間卻一刻都耽誤不得。

 

吳寶田只有國小畢業,童年時,父親一天只賺十六元、母親只賺十二元,生活艱苦。為了分擔家計,他國小畢業就出來當「囝仔工」,當別的小孩在玩耍,他卻在賺錢養家,「所有的農務,沒有一項我沒有做過。」

 

「最苦的事,我年輕時就都經歷了。」吳寶田創業累積如今的百億元身價,其中甘苦和年輕時的辛苦相比,都不算什麼了。憑藉著對工作的投入,什麼事都要求按部就班地做,從做中學的少年吳寶田八個月就出師了,「一般泥水工師傅的養成要花三年六個月」,吳寶田自豪地說。

 

「我就是務實、照步來,事情一次就做好,否則要花雙倍的時間補上。還要講信用,答應的事情說到做到。」吳寶田從泥水工的工作領悟做人處世的道理。

 

辛苦總算是有回報,扎實的基本功,讓出師自立門戶的吳寶田得到很多大老闆的肯定,二十歲那年,他就接了《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的泥水工程。林榮三是出了名的挑剔,能夠獲得他的認同已經不容易,林榮三旗下的包商又很多,但他就只記得吳寶田,至今還不定期地找吳寶田聊天,從中了解業界動態。

 

在不景氣中嗅到錢味及機會

吳寶田事業布局的時間點,都處在經濟衰退時期,他說:「不景氣,其他人都知難而退出場,我的機會就來了。」

 

一九八○年,也就是中美斷交的第二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吳寶田憑藉早年的積蓄,與人合資兩千萬元成立麗寶建設。當時還沒有建築融資,他就在台北市蓋成本較低的小公寓,一點一滴累積身價。

 

一九八六年吳寶田轉移陣地,到沒有人看好的台北縣五股鄉,花三年購併土地、規畫設計,蓋麗寶第一棟住宅大樓兼企業總部「麗寶新圓山」,同時在台北縣、桃園縣各地推案,先建後售只賣成屋。

 

為了蓋好這「第一棟」代表作,建築圖就磨了近一百次,施工時,吳寶田對中庭設施不滿意,當場要求打掉重做,員工心疼地說:「董仔,這要多花一百多萬元。」吳寶田回答:「是這一百萬元重要,還是讓住戶看了不舒服幾十年重要?」

 

其他建案也是如此,一萬元成本,要蓋出一·五萬元的品質,麗寶建設業務部副總經理何昭宏表示:「即使是條件最差的那一戶,董事長都要讓人家住起來舒適。」

 

SARS風暴結束之後,吳寶田嗅到景氣將會反轉,斥資近二十億元買下淡水土地,後來蓋成「麗寶尚海」,當時沒有人看好,嚇壞一票員工。吳寶田早、中、晚勘查地形,爬到堤防、鄰房屋頂上,找出基地的特色、要蓋幾層樓才看得到景致。

 

五百多戶的「麗寶尚海」在○七年完工,一年來已經銷售剩下八十多戶,五年前當地房價每坪僅十餘萬元,現在已來到二、三十萬元,令人佩服吳寶田的先見之明。房子要蓋得好,工作要做得漂亮,吳寶田說:「訣竅就在事前的計畫要做好,自然沒有後顧之憂。」

 

近三十年來不斷有建商新陳代謝,吳寶田不僅沒有被淘汰,還一路壯大擁有二十二個事業體,除了用心之外,吳寶田的財務操作祕訣何在?

 

月眉育樂世界總經理陳志鴻剖析:「建商會倒,是現金流動出問題。建商的獲利來自完工交屋之後入袋,我們都是先建後售,賣了之後就回收,按部就班。除了土地、建築融資,不舉債、不操作財務槓桿。」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經濟日報

 

就在倒數計時迎接2009年到來之際,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還在飛往美國出差的班機上。元太在20087月從韓國法院接下Hydis的經營權後,劉思誠近半年來馬不停蹄拜訪全球客戶,出國差旅的時間,整整比以往多出二倍。

 

亞馬遜Kindle電子書2008年再現耶誕節熱銷潮,不僅成功炒熱電子書市場,也讓全球唯一可量產供應電子紙顯示器(EPD)的元太科技,在景氣急凍的電子科技業寒冬,交出優於TFT LCD產業界的佳績。這也是送給劉思誠60大壽的最佳生日獻禮。

 

劉思誠在唸台灣大學數學系時,就是台大橋牌社中的活躍分子,曾奪得大專盃的冠軍。他說,當時一起打橋牌的隊友,不少是國手級的橋牌精英。只是當他接手元太後,就忙得再也沒有時間打橋牌。

 

初見劉思誠的人,多半能立即感受他那充滿書卷味的謙謙君子風範。在元太員工眼中,好脾氣的劉思誠,是個堅守「以誠待人」原則的長官。

 

劉思誠說,他很少發脾氣,是因為早年因為發脾氣責罵員工後,他總是覺得於心不安。事後他還會特地向挨罵的員工道歉。

 

喜歡花時間思考的劉思誠,在元太員工的眼中,也是個有前瞻性眼光的企業領導人。10年前,劉思誠應連襟何壽川之邀,接下虧永豐餘集團中虧損多年的TFT LCD面板廠元太,已成功帶領元太轉型兩次。

 

分別是2001年將業務重心退出日本市場,轉向台灣、韓國及大陸市場的策略後,讓元太終於在2003年以可攜式DVD產品異軍突起,並順利轉虧為盈。

 

劉思誠說,看到元太第一次賺錢,內心的歡喜難以形容。然而,先天不足的元太(尚時是台灣產能規模最小的TFT面板廠),率先開發高毛利的7吋面板產品,確因此引來各面板廠用殺價來搶單,讓元太2005年再度陷入苦戰。

 

當年,元太在劉思誠的主導下,開始朝跨入利基型產品市場努力,其中買下飛利浦電子紙部門,成功敲開搶進入EPD市場大門,讓元太2006年爭取到SONYReader電子書訂單,2007年再獲亞馬遜Kindle大單,站穩EPD龍頭寶座。

 

考量到元太只有一座2.5代面板廠,產能遠遠不敷所需。劉思誠2007年再出擊,擊敗競爭對手取得購買韓國Hydis權,卻在真正接手Hydis後,元太產能激增四倍之際,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景氣低迷期。

 

面對嚴酷的挑戰,劉思誠要如何打好手中的這副牌呢?有賴與隊友以絕佳的默契,同心協力尋求勝出。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今周刊

 

 

貴公子被迫上火線 奔波千里、周旋大陸權貴間

 

裕隆新掌門人背水一戰,關係集團未來,他有何勝算?

 

十二月十八日,當成立一百年的美國通用汽車宣布暫時關閉二十座工廠、克萊斯勒關閉在北美的三十座廠之時,從天津一路奔波到杭州的嚴凱泰,出現在對岸的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園區,他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夫婦、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炳才等政治人物陪伴下,高興地揭開「納智捷汽車」石碑,代表裕隆的自有品牌新車工廠即將在此動工。

 

在困境中為何選擇這條品牌的路?

揭開了紅布,四十三歲的嚴凱泰同時也揭開了裕隆集團背水一戰的序幕,未來二年內,裕隆要從集團內調集一百一十一億元資金(裕隆占五○%、大陸中譽汽車占五○%),在這一一一八畝荒地上蓋起全新的汽車工廠,預計二○一○年,中國第一輛掛著納智捷(Luxgen)品牌的汽車將會從此誕生。

 

困境一:汽車市場萎縮

很多人都對嚴凱泰的決定不以為然,認為他太好大喜功,但是如果他們了解裕隆面臨的困境,也許就能理解他的決定。首先,台灣汽車市場已經極度萎縮,國內車市自○五年達五十一萬輛歷史高峰後,就急速衰退,○八年估計僅剩二十二萬輛,還不到三年前的一半。

 

困境二:多品牌策略失敗

除了汽車銷量不佳,影響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外,嚴凱泰的多品牌策略也受到不景氣影響,節節敗退,無法替裕隆在市場上打開一條生路。

 

裕隆通用砸下數億元在全省建立CadillacOpelBuick三大通路,各經銷商在業績低迷下虧損連連,三年內資本額幾乎燒光,再度增資時,根本沒人願意再拿錢出來,最後只能由裕隆汽車硬著頭皮參與增資,設法維繫通路營運。

 

困境三:新店開發案延宕

汽車業幾乎走到了死胡同,裕隆台北縣新店汽車舊廠的土地開發,成為轉型的嘗試方向。原本嚴凱泰只想賣地求現金,後來隨著房地產一路狂飆,他想推出龐大的造鎮計畫,將新店B廠區的二萬七千坪土地開發成集豪宅、五星級飯店、主題遊樂園於一身的龐大開發案,而且只租不售,預估每年就可以有十億元以上的穩定租金收入。

 

但是造鎮計畫就必須自掏腰包,估計至少須拿出百億元現金來玩,與當初只想拿土地換現金的規畫不合。嚴凱泰越玩越大,真的想轉靠房地產開發獲利,讓黃日燦等吳舜文昔日的顧問相當憂心,在老臣黃日燦極力勸阻下,嚴凱泰最後還是踩了煞車,如果沒有停下來,不僅新車要燒錢,新店開發案又投入百億元開發,再加上下半年的金融海嘯,裕隆集團可能會陷入資金困境。

 

為了幫裕隆開創新局嚴凱泰變了?

嚴凱泰不是不知道大陸汽車市場早已是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但他認為國際品牌與大陸本土品牌之間還有落差,兩者之間的差距大約三至五年,「裕隆集團就是要去卡那個落差,搶在這三到五年內推出納智捷!」嚴凱泰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自己的戰略計畫。

 

改變一》身段柔軟向協力廠道歉

穿著亞曼尼剪裁合身西裝、永遠帥氣的嚴凱泰,在會場上幾乎落淚。因為○八年是中華汽車成立三十九年以來首度出現虧損,台灣車市需求不振、加上大陸轉投資持股二五%的東南汽車○八年前三季虧損二億元人民幣是主要原因,令嚴凱泰相當在意。

 

中華汽車虧損,協力廠商更是苦不堪言,國內新車銷售不如預期,中華汽車採購單位大砍零件訂單,讓協力廠商跳腳,要嚴凱泰給個交代。原本有部分零件協力廠家,打算利用中華汽車協力大會的機會,直接向嚴凱泰陳情,希望中華汽車兌現採購數量的承諾,但在看到嚴凱泰眼眶泛紅向大家說抱歉的態度,原本激烈的情緒也都緩和了。

 

改變二》工作更認真,晚上挑燈夜戰

不只身段柔軟地安撫協力廠商,由於納智捷新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嚴凱泰對工作投入更多了。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晚間九點,一般企業早已下班,老闆可能都已在應酬場上拚酒。但台北縣新店的裕隆集團卻仍燈火通明,嚴凱泰與最倚重的大將陳國榮,從大陸主持完開工儀式後,馬上回台灣挑燈夜戰,「抱歉,他們正在開會,實在沒有時間接受訪問,」仍未下班的祕書,回覆等待採訪的記者。

 

改變三》壓力大,又開始抽菸

本來是老菸槍的嚴凱泰,二○○二年開始戒菸,但是最近壓力太大,又開始破戒抽菸,雖然老友前體委會主委趙麗雲、裕隆顧問黃日燦都勸他戒菸,但是他無奈地對黃日燦抱怨:「我的壓力這麼大,心裡很煩,你還要叫我戒菸?」可見嚴凱泰承受空前的壓力!

 

改變四》不再怕麻煩,積極與大陸官員互動

裕隆與中譽的合作案,其實早在○八年二月就已正式簽約,但是新車的批文卻一直沒有下來,外傳與嚴凱泰「怕麻煩」、「不喜歡應酬別人」的個性有關。

 

吳舜文過世後,嚴凱泰開始轉身面對所有的問題,除了認真坐鎮開會外,還親自上前線與中國官員博感情。

 

在中國向全世界汽車大廠挑戰?

十二月十四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赴大陸訪問,從天津的「津台投資合作洽談會」一路南下到上海參加第四屆國共論壇,嚴凱泰從頭到尾參加,積極與大陸高層官員互動,甚至邀請兩岸政治人物一起到杭州蕭山為納智捷新廠主持動土儀式,顯見嚴凱泰也體會到,新車在大陸生產,人脈關係至為重要,企業領導人必須親自站出來。

 

挑戰一》大陸車市負成長,不利銷售

首先的挑戰,就是大陸汽車市場經過十年的快速成長,受到金融風暴影響,○九年、一○年將進入調整期。目前大陸汽車市場雖然快速成長,但是也敵不過金融風暴的威力,中國新車銷量從十月起,出現近十年來首見的負成長,而且一跌就是二成,十一、十二月跌幅更深,全年市場成長率縮減至八%以內,相較於過去幾年動輒二○%至三○%的高成長率,○八年中國車市是近十年來年增率最低的一年,僅達約九百萬輛的規模。更有專家預估,○九年中國車市更將出現負成長。

 

挑戰二》競爭者眾,大品牌早已搶占市場

另一個挑戰則是,中國市場早已被中外合資的大眾、通用、豐田、本田、現代、福特,甚至是大陸國產的奇瑞、吉利占據八成以上市場,大陸車市幾乎已是紅海市場,價格戰早已血流滿地。

 

納智捷已決定在大陸推出MVP(多用途商用車),定價將是一個很大問題。

 

挑戰三》全然陌生的品牌,如何打開知名度?

沒有日產的加持,裕隆的品牌對大陸也是陌生的品牌,更何況是全新的納智捷,樓永堅不建議裕隆初期就在大陸砸大錢做廣告,反而應該由新車的品質來造就口碑,「新品牌、新產品打新市場,納智捷集所有不利於一身,」他說,用口碑行銷也許可以打開一條生路。

 

挑戰四》資金估約五百億/錢怎麼來?

雖然嚴凱泰五月對媒體強調,他有信心納智捷一定會成功,即使最後結果不盡理想,他已做過完善的財務規畫與風險評估,不會動搖裕隆集團的根本,決非外界所稱的豪賭。但是目前少了新店汽車城的開發獲利支援,未來二、三年要付出這一大筆現金,裕隆除了調動各子公司資金外,就是舉債支應,相信這對財務會有一定的壓力。

 

「除了現有大廠,全世界沒有一個汽車打自有品牌成功的經驗,韓國也是傾全國之力才有一點成績,納智捷汽車在大陸成功的機會幾乎等於零!」一位裕隆老臣憂心地指出。從產品、市場、通路到人才,裕隆登陸打仗幾乎步步都是難關,許多汽車專家都不看好納智捷未來的發展。

 

在寒冬裡,嚴凱泰揮軍出擊,前無退路,只能拚命往前衝,對他個人,以及整個裕隆集團而言,這都是關鍵的一役,成與不成,在此一舉。...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經濟日報

 

歐德家具榮譽董事長楊捷凱。

歐德家具榮譽董事長楊捷凱投身家具產業逾40年,他說:「我從未做過一天的逃兵。」因為他認為,堅持就代表有理想、有理念。

 

歐德家具成立至今15年,雖然歐德是德商,但這個品牌卻是在台灣實現。歐德的核心產品是系統家具,目前在全台有50家分店,完成第一階段遍地開花的目標後,下一步拓點腳步將伸向國際市場。

 

今年67歲的楊捷凱,政大政治系畢業,退伍後進入國內最大的家具業台灣家具公司,也讓他遇到職場上第一位貴人─台灣家具董事長何曜廷。

 

何曜廷是歸國學人,是楊捷凱第一位啟蒙的企業導師,對事情有很強的觀察力,重視精準數據管理,且具備國際視野,對楊捷凱日後在家具領域發展有深遠影響。

 

楊捷凱從學徒做起,一路升到生產線課長、組長、廠長,由於表現傑出,後來被延攬到美國家具業經營管理發貨倉庫、在印尼家具業擔任顧問等。

 

投身家具領域 愈做愈有趣

楊捷凱記得進工廠當學徒時,當時社會倡導要有一技之長,否則無法存活。學政治的他,只能在晚上加班時跟著師傅學習,逐漸培養起興趣。

 

楊捷凱認為,一個人對工作有興趣、甚至以興趣選擇工作,工作起來就會愉快,做事業也會較容易成功。

 

這些年來,楊捷凱見證台灣家具產業的發展過程。他說,42年前,台灣經濟正要起飛,對家具業來說,外銷是第一要務,當時聯合國森林輔導組指派羅森哈根來台協助家具產業發展,他正好遇上這個時機點。

 

楊捷凱發現家具出口,最初不是一張椅子、一張桌子做好才外銷,而是椅子或桌子的一支腳,以零件方式出口。他還記得,當時羅森哈根訂了數十萬片桌面,這也代表當時台灣家具外銷是從零組件慢慢建立。

 

到了第二階段,台灣開始有茶几、雙層床等完整家具產品外銷。第三階段才是整套產品外銷美、澳等國,例如客廳的沙發組,就包含茶几、書架等整套產品。

 

6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讓進口木材受到限制,楊捷凱當時任廠長,看到台灣家具產業前途堪慮,就到美國實地了解台灣出口家具銷售情形,並赴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以掌握當地木材產業狀況。

 

楊捷凱指出,歐德家具的成功,來自於創辦人陳國對創業理想的堅持。早期歐德在國內系統家具領域沒沒無名,但陳國深信系統家具將成為市場趨勢,勇於堅持,讓他深受感動,決定加入。

 

這幾年,歐德成功建立自有品牌,楊捷凱認為,除對產品品質堅持外,推動企業公關也是重要關鍵。一般人對公關的概念不外乎做廣告、辦活動等,但歐德注重闡述企業理念。

 

推動企業公關 拚品牌理念

他認為,一個好的、乾淨的廣告,與企業品牌形象息息相關,如果合作的廣告媒體與企業理念、文化不相容,對品牌發展有害無益。

 

楊捷凱目前擔任台灣綠建材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說,行政院在民國90年開始推動綠建材,現在由內政部建研所推廣綠建材標章,凡是符合標準就獲頒發證書,這也是台灣家具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公司(Apple Inc .)在執行長史蒂夫. 賈伯斯(Steve Jobs)具有創意及強勢作風領導下,不論是企業經營或產品的推陳出新上,總是話題不斷。而蘋果在2001年推出的音樂播放器iPod,到2007年推出的手機iPhone,其獨特蘋果基因和作業系統,不僅讓市場驚艷,對手難以望其項背,更讓蘋果從以生產製造電腦iMac為主的「蘋果電腦」(AppleComputer Inc.),成功轉型到以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電腦為雙主軸的「蘋果公司」(Apple Inc.)。

這次在IT Best Choice選拔中,蘋果的「iPod」和「iPhone」分別得到創新產品與服務中的「音樂播放器」和「手機」兩項冠軍。而無獨有偶的,美國權威財經媒體《財星雜誌(Fortune)》3月號甫出爐的「全美最受尊崇企業」,及「全球最受尊崇企業」票選中,蘋果公司更是勇奪雙料冠軍。

而《財星雜誌》列舉出最受尊崇企業的8項評選標準中,蘋果電腦在「創新」、「管理」、「產品及服務的品質」等3項指標上,皆獲得第一名。

「創新」是成功主因
蘋果的「創新」企業文化,正是讓蘋果公司的「iPod 」和「iPhone」獲得年度最佳創新產品的主因,也是帶領蘋果公司成為今年度最受尊崇企業的主因。基於「創新」的原則,讓蘋果完美結合「時尚」與「科技」,並成功推出「iPod」;此外,這個以銷售電腦起家的公司,在去年更推出讓市場瘋狂排隊搶購,且讓所有大型手機製造商備感威脅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目前,蘋果公司有一半的營收來自於銷售充滿設計感的音樂播放器「iPod」。「iPod」目前在音樂播放器的市場佔有率更高達7成,而「iPhone」在去年中成功上市,也讓蘋果的股價一度衝上近200美元的歷史新高。

賈伯斯向來強調:要員工必須「愛」上蘋果,要愛上所設計的產品,才能夠激發所有的創意。而賈伯斯不僅將蘋果公司變成一個在銷售市場及股票市場閃耀的金蘋果;在全球電腦銷售市場成長僅是個位數的遲滯壓力下,他引領的蘋果公司,更是讓全美電腦製造商同業寄予厚望,期待能夠振興電腦產業的神奇蘋果。

改變大眾習慣的娛樂方式
蘋果的產品為何讓蘋果迷如此上癮?抽絲剝繭分析,第1,蘋果在有限的資源中,能夠正確的預測包括音樂播放器及手機等廣大市場的需求,並設定產品定位;第2,清楚看到未來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就是「硬體加上軟體」的模式;第3,提供容易接觸的銷售通路,包括虛擬的網路商店「iTune」及實體的「Apple store」;第4,賈伯斯個人魅力的行銷風格和廣告訴求。這4大配套,匯集成了一道讓蘋果迷愛不釋手的蘋果大餐。

同時讓蘋果推出的產品,從iPod系列產品、iTouch、iPhone、iTV,及Mac電腦系列,重塑了消費者眼中所觀看的世界、耳中聽到的音樂世界,改變了大眾習慣的娛樂方式。

既然資源有限,蘋果在企業經營的核心策略,就必須尋找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中的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等產品,市場規模都是電腦的數倍以上。鎖定市場之後,賈伯斯認為,未來幾乎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核心技術,都將是軟體,這就是蘋果將所有資源都押寶軟體的原因。

從iPod開始,蘋果就結合線上網路商店,提供播放下載軟體的iTune,開始「硬體加上軟體」的商業模式。而日前賈伯斯也公開宣布iPhone的軟體發展組合(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今年,蘋果也將結合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再度結合iTune,並提供Apple TV線上觀看電影的軟體服務,搶攻家庭客廳的廣大商機。

做產品?不如搞流行!
而蘋果總能設計出讓市場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其秘訣何在?如同賈伯斯在財星雜誌受訪中所言「Apple's DNA has always been to try to democratize technology.」(蘋果的基因即是,總是試圖將科技民主化)。他解釋,就是如果你能夠將產品做到「非常棒」,每個人就一定會想要使用它。在這個理念下所設計的產品,絕對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因此,蘋果設計出的硬體產品並掌控核心軟體技術,充分的解釋蘋果的「iPod」和「iPhone」推出後,在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的市場上,何以投下威力驚人的震撼彈。其威力之驚人,到今年,iPod推出已屆第7年,市場上依然沒有競爭對手足以匹敵。而結合硬體iPod在電腦上下載音樂的iTune商店,自今年2月起,更成為僅次於Wal-Mart的第2大音樂零售網站。日前賈伯斯更公開宣布,今年蘋果推出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要挑戰一千萬支的銷售目標,立誓搶下智慧型手機的新龍頭。

當然,賈伯斯充滿創意作風的行銷和廣告方式,可以說是蘋果的最佳推銷員。而「iPod」從結合汽車、Nike等知名運動商品,到與法國知名品牌Hermes提供時尚周邊配件的行銷作法,讓「iPod」除了是音樂播放器之外,更是一種流行的象徵。

姑不論iPod的音質和整體表現是否和音樂播放器的始祖SONY的Walkman系統可以比擬,iPod推出到現在,所創造的流行話題和在時尚界引起的騷動,並且競相推出周邊商品以趕上這股iPod潮流,讓它在競爭路上後無追兵。

同樣的, 蘋果要跨足手機製造的風聲,早在iPod之後就在市場中傳開,而iPhone終於在2007年,千呼萬喚始出來,同樣的,沒有讓市場失望。

雖然,iPhone的觸控式螢幕非業界創舉,韓國大廠樂金(LG)甚至直接和國際精品名牌Prada聯名合作推出觸控式螢幕的手機,但是,市場似乎仍然偏好蘋果血統
的產品。

或許就像賈伯斯說:「蘋果可以將所有不同的軟體,如iTune可以完整無瑕的支援Mac或是PC,也可以完全支援iPod和iPhone。然而,除了蘋果之外,只有相當少數的公司可以有這種能力。」這,就是擁有蘋果基因的秘密。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度蟬聯信義房屋銷售冠軍的陳明玉,去年再度超越自己締造的紀錄,以16億元的總銷售金額,拿下冠軍寶座,在房地產一片哀鴻遍野中格外引人注目。陳明玉自述她的成功秘訣很簡單,就是從不休年假,連獎金只有8,000元的案子,都不放過。

進信義房屋15年來從不休假的陳明玉,去年生了場大病,但她仍靠著過人的意志力,讓業績逆勢成長一成,這與她曾是921大地震受災戶有關,因為體會過特殊的生命經歷,她把房仲當做生命來經營,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陳明玉說,現在房地產市場不好的原因是買方在觀望,要等今年房價下滑後再出手;所以去年下半年,她業績最差的時候一個月只有40萬元獎金,與最好的時候月入900萬元有極大差距。

她說,目前市場基本需求只剩要買中古屋的首購族,及需求四房加車位的換屋族在買房子;過去主要鎖定豪宅客的她,現在也反過頭來經營預算只有1,000萬元的年輕購屋族。

過去專賣上億豪宅的陳明玉,去年底曾經花了八小時說服客戶成交一戶466萬元中古屋,雖然最後獎金只有8,000元,但她仍不放棄。她說,當市場下來時,不是市場要配合妳,而是妳要配合客戶,只有懂得轉換心態的人,才能競爭激烈的業務市場生存下來。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本,「勝間信徒」正不斷繁殖。勝間和代是一位暢銷書女作家,以接近自傳的方式教人如何提高金融素養和工作效率,因此獲得職業婦女、單親媽媽、派遣員工,甚至中學生的歡迎。此外,離過兩次婚的她,目前獨力撫養三個小孩,每個人都想向她學習: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

最近逛過日本書店的人,應該都會對「勝間和代」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因為迄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她出了十二本書(不含合著和譯書),累計銷售量達到一百八十萬本,而且因為詢問者太多,書店都設專區擺她的書。講座只要主講者有勝間和代這個名字,就會讓會場座無虛席。「勝間流」、「勝間力」、「勝間書」……,一位四十歲的單親媽媽,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

堅持獨立 結婚後從未放棄學業工作

勝間和代畢業於慶應大學商學系,高中就開始準備會計師考試,大二(十九歲)就通過助理會計師考試,二十三歲考取公認會計師,創最年輕紀錄。二○○五年她被《華爾街日報》選為「最受矚目的五十位女性」之一,二○○八年被選為「理想媽媽」之一。她曾任職於安達信會計事務所、麥肯錫顧問公司、JP摩根大通集團等,二○○七年自行成立公司,目前的頭銜是經濟評論家。

不過,這些傲人的經歷都不是人氣關鍵,出版社的編輯說:「她受歡迎的原因是她離過婚。」而且還離了兩次婚。

她的第一次婚姻維持了十三年,第二次則只維持了一年。勝間和代二十歲就結婚,二十一歲生了個女兒;結婚生子後,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而且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在少子化的日本,勝間和代卻生了三個女兒。這樣的人生際遇,在日本已經充滿了故事性。

架構網站 獲得職業婦女熱烈回響

勝間和代的兩位姊姊,其實是她的人生老師。尤其是大她十一歲的姊姊,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念高中、大學,不花什麼力氣就進了名校,畢業後也進一流企業。但是結婚後就像日本大多數女性一樣,當專職的家庭主婦,之後想重新回社會就業,卻找不到好工作。

看到這樣的情形,她認為女性應該「出人頭地」,因此決定為日本女性盡一分力。二○○三年她架構了「麥田」網站,分享她教育三個女兒的心得,還提供職業婦女各種實用資訊。在日本,職業婦女、特別是單親媽媽,尤其希望得到一些援助,因此這個網站獲得熱烈回響,也開始累積了她的人氣。

市面上勵志書很多,勝間和代能勝出的原因在於她常用類似「自傳式」的寫作,用她自己的親身經驗做例子,讓人容易閱讀。此外,勝間和代很懂得行銷的手法。當出版業受到不景氣衝擊,她懷疑是出版社「賣的方法不對」,所以她說,「我賣書的力氣是我寫書的五倍」。而且她擅長和讀者交流,例如到讀者的部落格上留言,讓讀者又驚又喜,對她更崇拜。

日本是個講求效率的社會,勝間和代正奉行這個原則。她三十六歲決定進早稻田大學研究所財務研究科,下定決心後就開始準備,結果只念一個禮拜的書就考取了。考上後一邊擔任每天都非常忙碌的證券公司分析師,一邊念書,仍然兩年就順利畢業。

追求效率 工作、讀書、生活都兼顧

對於提高效率的要求,從她部落格裡的一段話就能看出:「最近很多人想訪問我,所以我把我的要求先整理出來。或許有人覺得我很傲慢,不過這樣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產力,所以謝謝大家的配合。一、來的人愈少愈好。理想狀況是記者一個人,或頂多加一名攝影師。當然人多也沒關係,只是我很討厭浪費自己的時間,也很討厭看到別人浪費時間,希望不要有不發一語的見習人員來。二、至少先看一下我的書,不要問重複的問題。三、所有聯絡都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四、原則上預留兩個禮拜以上的時間。」總之就是不做金錢和時間無謂的浪費。

從勝間和代在辦公室的工作情形也可以看出她追求效率的樣貌。她說話速度非常快,一邊有條理地回答問題,一邊還能動手上網或回信。很多人問她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她說,「從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例如知道哪家宅配的蔬菜又便宜又好吃,以後就找這一家廠商。每天都比昨天改進一點,長久下來就會愈來愈有效率。每天改善○.二%,一年下來就有二○○%,累積的效果驚人。」

日本經過失落的十年,就業機會銳減,許多人不得不當臨時雇員或派遣員工,收入比正職員工少也就算了,更糟的是沒有可以指導自己工作技巧或待人處世道理的上司,這時候勝間和代就成了指引他們方向的明燈。而且因為她講了許多追求效率的方法,因此連中學生也成為她的信徒。

工作之餘,為了健康,勝間和代認為每天應該做有氧運動約一小時。另一方面,她每天要上班,於是她就很有效率地把通勤和運動結合,以自行車當作交通工具。早上騎車到辦公室上班大約花二十五分鐘(六.五公里),平常外出也用自行車代步。到外地出差的時候,她就自備小折,有空檔就騎到當地的書店逛逛,或去拜訪朋友。

講究健康 一天要走上一萬步

她的經紀人玉置小姐說:「日本冬天很冷,騎車吹風會覺得更冷,但是勝間和代還是有毅力地踩著單車,只因為她認為需要運動,運動才能長壽。只有下大雨的時候她才改步行,但會記得帶計步器,一天走一萬步。」

除了講究健康,勝間和代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和九位作家共同發起一個捐版稅的慈善活動「Chabo!」只要讀者購買貼有Chabo!圖案的書,版稅的二○%就捐給特定非營利組織。結果,五個月募到二一○○萬日圓,在蘇丹建造廁所和三口井。十一月中旬,勝間和代還親自造訪蘇丹,看錢是不是用在當地人的身上,也看看當地究竟需要的是什麼,完全符合效率的要求。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閉

球癡小布 :練球變影癡

分類:名人故事
2011/05/03 15:16

若問「小飛俠」布萊恩成功的竅門,他可以大方說:「因為我24小時都泡在籃球裡。」他不可能24小時都在打球,但至少掌上型DVD放映機讓他隨時都看得到籃球。

湖人陣中最愛到影片部門報到的球員,非布萊恩莫屬,他習慣有空就看看對手的比賽畫面。若在賽前撞見布萊恩,他通常都是載著那對寫著名字縮寫「KB」的耳機,眼睛正緊盯著DVD放映機。

影片部門主管伯達肯表示,「小布是我們遇過最瘋狂的影片癡。」伯達肯在湖人任職已有20年,這代表小布是20年來最愛看影片、做功課的球員。

布萊恩不只要看比賽、對手重點球員剪輯,也會視接下來比賽將防守哪名球員,要求一捲該球員的進攻畫面,以出戰塞爾蒂克來說,小布便會指名要艾倫、皮爾斯、朗多的影片。

小布表示,這些影片幫他在賽前擬定作戰藍圖,由於球員打球都有自己的習性,「當我摸透這些習性後,就不會有以前沒碰過的狀況。」打起球來更如魚得水。

他還舉例,如果某一球員前一戰拿了40分,那該役影片就是必看重點,因為下一戰他可能會採取相同的作戰策略,試圖再拿一次40分,而防守球員的工作就是打亂他的進攻策略。

就連老前輩的影片,布萊恩也沒放過,他在1996年進入NBA ,但他曾要求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中期球員的影片,其中包括「空中飛人」喬丹的剪輯畫面。

本季湖人影片部門比往年更忙碌,因為布萊恩上季領取MVP獎座後,自我要求更加嚴格,賽前功課越做越仔細。為了幫小布準備一支12分鐘的短片,他們的工作時間會為此增加1個多小時,更別提碰上連續出賽,加班趕工是少不了的。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SPORTSPLUS運動人

 

 

關於張學雷

這一季,裕隆總教練張學雷,算是真真正正的握有「實際的」兵權。對於大家口中的「學雷哥」,年輕一輩的球迷或許會有點陌生,但卻是裕隆今年能否封王的最大關鍵。

 

眾所周知,裕隆王者的風範與地位,是由「飛哥」錢一飛時期建立起來的,創造出無數輝煌的歷史,當然也包含最近一次的三連霸,但是這樣的豐功偉業,也形成了現階段裕隆最大的包袱,好像沒拿到總冠軍,裕隆整季等於白打了!

 

痛定思痛之下,裕隆決定做出第一個改變,那就是扶正張學雷。一陳不變,讓裕隆開始陷入疲乏,千篇一律的打法與戰術,保守的七人輪替,在在都顯示,這樣保守的調度,讓球員漸漸流失創造力,淪為籃球場上固定的上班族。

 

但張學雷的出現,可望將停損點控制住,隨和瀟灑的性格,與裕隆一向給人嚴肅木訥的形象迥異,你會發現這一季的裕隆,活潑了起來!此外,張學雷不打算大刀闊斧,將裕隆傳統打法排除在戰術之外,而是要同中求異,讓選手們在球場上盡情發揮,使比賽恢復到本能反應,用多點創造力與原創性打球。

 

的確,這樣小小的改變,直接的反映在球隊練球氣氛下,不再給人窒息式的壓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瀟灑自若的王者霸氣,或多或少也是受到張學雷的影響,不再刻意打出艱澀難懂的球路,這樣的裕隆更有威力,更加防不勝防。

 

知人善任

除了瀟灑的性格,裕隆第二個重大的改變,就是張學雷的知人善任。談起裕隆的球員,「學雷哥」開始滔滔不絕的分析起來,簡直可以拿來當作季前觀戰手冊來出。

 

首先,提到陳信安,張學雷毫不言諱的指出:「當信安真的想盡全力打,整個SBL沒有任何一個人守得住他。」但最大的收穫,張學雷表示是:「信安完成終身大事,現在的他更加成熟,以往悶在心裡的話,開始會去跟教練團作溝通與討論,重要的是,他開始學著當一個肯說話的Leader,指導後進該如何正確打球。」

 

再來就是曾文鼎的傷勢,一向給人竹竿形象的他,竟然體重暴衝到120公斤,張學雷也藉機調侃:「從前阿鼎都是由上往下投,現在只能由下往上投。」不過,自律甚嚴的他,體重已回復到105的標準身材,剩下的就是好好將傷養好。

 

一個變成熟、一個將傷癒,陳信安與曾文鼎是讓裕隆重返榮耀的基石,更是張學雷手中不可或缺的兩張王牌。

 

對於他們兩人,張學雷特別提到,有關「成功率與把握性」的最高作戰指導原則。他解釋:「裕隆戰將如雲,人人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但論及進攻的效率,還是以內線的曾文鼎、外圍的陳信安,最有成功率。但是,上次季後賽,出手不夠有把握,場上5人,每人都投1球試手氣,一旦miss掉,就等於給對手多了5顆籃板球的機會。」

 

有鑑於此,張學雷特別提到,當戰力吃緊陷入膠著的時刻,比的就是:誰先投進,誰能把分數要到?所以,不會容許球員在場上亂槍打鳥,而是提昇關鍵進球。於是,裕隆關鍵時將主打陳信安、曾文鼎,張學雷認為以他們的能力,同樣處理5次球,至少能把握住3次!

 

接者你猜會提誰?陳志忠、李學林、楊哲宜,還是李啟億?

 

張學雷出乎意料之外的,提到了被冷凍已久的周士淵,對於這個當初備受期待,也獲得肯定的射手來說,教練沒有忘記他。張學雷說:「周士淵是天才型的射手,別人要花一輩子去學的東西,他三兩下就可以融會貫通,而且又會防守,抄截快攻的能力都很強。但是現在困擾他的是受傷之後的心魔,沒信心的情況,往往投籃時間都會慢個半拍,機會也就這樣錯失了!」

 

即使如此,張學雷仍相當看重周士淵的能力,表示新球季會讓他打個夠!

 

至於李學林,則是張學雷最放心的球員,可以稱為「球癡」的李學林,不用其他人在旁鞭策,就會要求自己進步。張學雷特別提到:「之前去大陸打海峽盃,李學林可以說是球隊的MVP,大陸的後衛遇上他,只有跟在他屁股後面跑得份,大陸那邊的教練看到都流口水了!」

 

此外,張學雷還透漏,之前困擾李學林多時的腳踝傷勢,也找出了主要影響因素,就是:李學林的腳踝內、外都有骨刺,之前只有診斷出外部的骨刺,沒有注意到內側骨刺,以至於總是打打停停,影響場上正常發揮,而今問題解決了,球迷又將看到,李學林在球場上加足馬力的狂奔了!

 

另外,張學雷特別將陳志忠跟張益銘拿來比較,他說:「阿忠的拚戰精神沒話說,但偶爾需要適時的Hold一下,而張益銘則是需要有人在後面Push。」

 

洋洋灑灑講了那麼多,學雷哥終於稍作休息,喝了幾口他最愛的「百香綠茶」。

 

緊接著,他又把楊哲宜跟呂政儒拿來做比較,他問到:「快攻機會,他們倆跑在前頭,我會傳球給誰?」我心裡想,應該會自己幹!但我以眼神示意,張學雷幫我自問自答,他說:「如果是有上籃機會就給寶兒,外線有空檔則交給政儒。」這時才恍然大悟,張學雷對球員擅長的技術竟是如此的瞭若指掌。

 

對於老將,張學雷也是有所期待,張學雷指出:「啟億狀況保持良好,吳志偉、周泓諭、魏永泰,也能提供後備補給的能力,他們四個,都有其功能性。」新加入的吳睿晉,張學雷則說:「饅頭(吳睿晉的綽號)彈性好,但基本動作不夠細膩,現在照三餐在操他。」

 

「終於」聊完裕隆的選手近況,對於張學雷的「知人善任」,請問還有誰有疑問嗎?

 

確立目標

說完了球員之後,第三個改變就是,「目標的確立」,就是:不求例行賽的第一!

 

這無疑是一顆震撼彈,SBL打了5年,裕隆都是例行賽的第一,球迷也習慣了他們龍頭的位置。

 

但是,就是因為這樣,讓陣中國手如雲的裕隆,有著輸不得的壓力,即使維持住例行賽的第一,但到了季後賽就氣力放盡,看看前年對到達欣,與去年碰上台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於是,新官上任的張學雷,知道有比例行賽第一更重要的事,當然就是最後的「總冠軍」。於是,長期將裕隆封印起來的符咒,被大剌剌的撕了下來,釋放壓力後的恐龍將會更加恐怖,有多恐怖,看了就知道!

 

王者野心

最後問到張學雷,認為新球季最大的敵人是誰?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達欣。」並且解釋:「台啤當然是冠軍的一大對手,但陣容上,兩隊跟去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達欣在田壘的歸隊、洋將的加入,以及新秀的成長,會是比較難以掌握的勁旅。」

 

 

儘管如此,張學雷還是對裕隆充滿信心,問到球季的展望與野心時,他斬釘截鐵的宣告:「就是總冠軍!」

 

 

兩年的失落,總教練張學雷會是裕隆最後的答案嗎?拭目以待!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天下雜誌

今天要教大家做的料理是『真可憐』,就是可可粉、豆豉加上鰱魚,」人稱「阿基師」的維多利亞酒店餐飲執行副總經理鄭衍基在電視節目「型男大主廚」中眼神專注地處理食材,阿基師詼諧幽默的口條,讓現場來賓都笑翻了。

台灣廚藝好的廚師很多,但卻只有阿基師紅遍半邊天,能夠擔任蔣經國、李登輝與陳水扁三位總統的國宴御廚,舉辦過上百場國宴的他,連出書《阿基師偷呷步》等四本書都創下百萬冊的銷售量。

「除了專研廚藝,阿基師更懂得走出廚房,主動觀察與關心客人的用餐氣氛,」擁有二十多年餐飲經驗的維多利亞酒店東餐廳經理徐秋香觀察,很多客人都衝著阿基師的高知名度,特地到餐廳用餐,阿基師再忙都會撥空滿足每一位顧客的拍照要求。

姿態低,積極掌握機會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阿基師在鏡頭前口若懸河、出口成章的好口才,很難想像他只有初中學歷,「十五歲拜師學藝之後,我很清楚知道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才有出頭的一天,」個頭嬌小的阿基師深知傳統的學徒制,老師傅不懂得教人,只有自己偷偷用心「觀察」老師傅的每一個動作,才能學到燒菜的訣竅。

一般人拜師學做菜頂多三年就出師,阿基師卻熬了快九年才出師,「心急有什麼用,不如花時間多學習師傅不會教的開菜單與菜餚文學,」他拾起厚厚的古代經書、《紅樓夢》等小說,研究如何把歷史典故、成語變成一道道佳餚。

大部份的廚師只專注精進廚藝,卻拙於表達技巧,阿基師為了加強自己「說」料理的能力,寧願只收廚師收入五分之一的鐘點費,在文化大學海外青年專修班教了七年多烹飪課,原本口條不很流利的他,逐漸可以有條不紊表達意見。

二十多年前,阿基師開始有計劃地累積電視節目製作經驗,當別的廚師開出上電視一道菜五、六千元的天價,他卻願意以十分之一的價格接下通告,「我是去學習電視經驗,不能太計較。」

「很多廚師不知道上電視,必須要把勺子正對鏡頭,不是對廚師,」阿基師笑著說,為體諒攝影師的辛苦,他在烹調每一道菜之前,都會細心地提醒待會的精彩畫面,像是熱油澆在蔥花上的瞬間,吱吱作響,讓電視前的觀眾都感受到這道菜的色香味。

餐飲業的特質就是要比一般人多一份對人的觀察,提供主動關懷服務,阿基師發揮到淋漓盡致。

「我的溝通與觀察能力,完全來自於很強烈的憂患意識,」阿基師強調,很多人只有六十分哲學,只要稍一閃失就不及格,曾擔任國賓飯店行政總主廚的他,每天都要接待政商名流,必須要隨時繃緊神經,觀察宴會現場的氛圍,藍綠陣營都愛在國賓宴客,他必須與這些官員的隨扈溝通好,往往只有一牆之隔,卻能巧妙地避免不對盤的政敵見面。

阿基師指出,廚師必須要貼心地為主人著想,像是料理裡的藍、綠色食材都要細心地迎合主人的要求,例如,前總統陳水扁的國宴,就必須要大量使用本土、綠色的食物入菜,減少使用藍色調的食物。

就算是出大紕漏,阿基師都靠著臨機應變與柔軟身段化險為夷。

有一次,某位大法官在國賓舉辦女兒的喜宴,一道原本應該口感扎實的明蝦,竟然被阿基師最信賴的副主廚烹煮成軟爛不堪,宴席主人的臉色一沉,「就算是要求我從胯下鑽過去,我都肯做。」當下他選擇到新娘房致歉,重新調整後續的菜餚,陪同新人送客,最後阿基師竟然與這位大法官成為好朋友。

阿基師每天七點多上班後,除了監督五十多位廚師的作業流程,更細心詢問訂位人員,今天有哪些是慶祝生日,哪些包廂有需要特別照顧的客人?

「我很注重當下的互動,先找出最須要幫助的人,」阿基師點出閱讀空氣的關鍵,像是主動幫有高血壓的客人調整食材,讓客人體驗到賓至如歸的感受。例如,今天有一桌客人在慶生,大家都想跟阿基師合照,「我會找最弱勢的那個人,通常是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主動走過去與他們拍照,不冷落老人家。」

最近,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付了喜宴的訂金之後,因為雙方起了衝突,臨時決定取消喜宴,按照飯店的契約,這種狀況不可能退還十多萬元的訂金,原本不用管這一起糾紛的阿基師站上第一線,主動與新郎與新娘聯繫,勸和不勸離,希望他們不要意氣用事,先幫他們的訂金保留下來,不被飯店沒收,及時化解掉一場危機。

「做事之前,要懂得彎下腰學習,不得罪人,卻又不當濫好人,」阿基師為自己近四十年的廚藝生涯下了註腳,一個頂尖廚師的為人處事就像是他的料理一樣,看似充滿創意,一咬下卻可以體會到對人的細膩關懷。       

 

能夠橫跨藍綠,擔任蔣經國、李登輝與陳水扁三位總統的國宴御廚,除了有燒菜的真功夫,阿基師還怎樣訓練自己「讀人」的能力?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天下雜誌

電影「色,戒」國內票房直奔台幣三億大關,導演李安忙著從紐約、倫敦、首爾再到上海做全球宣傳,所到之處國際媒體包圍著他,希望從他口中聽到兩三句關於新作的評論。

從螢幕上看來,李安的神色疲憊而堅毅,但他一點一滴為自己掙來的國際名導尊嚴,正煥發出熠熠星光,「現在已不是李安融不融入西方社會的問題,而是西方社會渴望跟他合作、了解他的觀點,」李安的得力助手李良山曾如此形容。

李安大器晚成的一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勵志故事,在他三十六歲事業起飛之前,人生有兩個嚴重低潮期,一個是從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畢業後,窩居在家六年沒有電影可導;另一個就是台南一中畢業,卻連兩屆大學聯考落榜。

不如意的國、高中歲月

李安的國中、高中時期有多麼蒼白失意,從猶如他前半生自傳的《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可略窺一二。整本書厚達近五百頁,但談到自己的國、高中歲月,李安只用了短短五頁篇幅,裡面甚至還有一頁半,是他的好友回憶兩人的年少情誼。在典型的外省家庭中長大,李安從小跟著媽媽看電影,小學三年級時就自編自導話劇找同學一起表演,還會反串女生,但這些天賦在那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顯得不值一哂。

李安身為台南一中校長李昇的大兒子,書讀不好,就是自尊上最大的挫折,「青春期我在行為上倒沒什麼叛逆,就是喜歡胡思亂想,讀書不專心,」彼時駝背又害羞的李安,對高中的印象,除了上課,就是補習。幫他補習的老師,全是中南部名師,但成績不見起色,倒是高一時李安就勇敢對父親說了自己的志向,「其他科目都不喜歡,我想當導演。」一句「我想當導演」,大人們不以為意,當然也無法幫助李安在聯考的困境中殺出重圍。

第一年考大學,李安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數學甚至考了零點六七分,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二度落榜在我們家有如世界末日,我根本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李安當時最大的情緒發洩,不過是把桌上的檯燈、書本一把掃到地上,然後跑出家門透透氣。

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

李安後來考上藝專影劇科,據他形容,是「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那時才發現,原來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讀書與升學。他在舞台上找到真正的自己,學芭蕾、寫小說、練聲樂,甚至是畫素描,各方嘗試後在電影領域裡漸放光芒。

不過,李安雖然在藝專如魚得水,但父親的期待也一直懸在年輕的心上。他回憶在專二升專三的暑期環島巡迴公演,因為累成黑瘦模樣而被老爸訓了一句「什麼鬼樣子!」他憤而走回房間把房門鎖上,「這是我第一次膽敢有此犯上舉動,已經是很革命了!」

即使後來父親答應李安出國念電影,初衷也是希望他拿個博士成為學者。 二十三歲前,李安在台灣度過,青春時期在學業上的不順遂、無法滿足父親的期望,讓李安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毫無保留地拚命去盡最大努力,不斷地給自己壓力,彷彿一直想要證明什麼。

即使後來拍了「臥虎藏龍」、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加持,李安還是會說,「我可以處理電影,但我無法掌握現實。面對現實人生,我經常束手無策,只有用夢境去解脫我的挫敗感。」反倒是當年對這個長子有著傳統士大夫期望的李爸爸,曾寫卡片勸解兒子,「用力不要太深,著色不要太重。」從青澀緊張到大氣從容,全世界的影評人總是想要為李安的成功找理由。

但找到最後,那個鏡頭可能就是落在一個瘦小的十六歲台灣男孩,對著自己不敢反抗但又不願順從的父親說,「我想當導演!」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巴馬能改變世界,我也能!」

正當伊拉克記者朝美國總統布希丟鞋、西方世界懼怕穆斯林恐怖攻擊之際,有一個女人嘗試以女性的溫柔、優雅,卻又堅韌的耐性,改變東西兩方對彼此文化的懷疑和誤會——這就是約旦王后拉妮雅(Queen Rania Al-Abdullah),二○○八年 被CNN評選為最激勵人心的人物。

 

顛覆傳統形象 「阿拉伯世界的黛安娜

這位王后大大顛覆了一般大眾對包著頭巾、戴著面紗,只能躲在房子後院的傳統伊斯蘭女性的印象:一張中東美女的精緻臉孔、身著BurberryChloe的時尚服飾出席公開場合侃侃而談;擁有曼妙身材、婀娜多姿的貴族女人,可已是四個孩子的媽!

 

不僅如此,拉妮雅精通阿拉伯語和英文,也通曉兩邊的文化,她在伊斯蘭世界,是令人尊敬、擁戴的約旦王后,在西方人的眼中,她集智慧、美麗於一身,是「阿拉伯世界的黛安娜」。

 

拉妮雅出生於科威特,身上卻流著巴勒斯坦人的血,她真正的老家在約旦河以西地區。這塊地方,自古以來就戰火不斷,二次大戰之後更是中東國家必爭之地,雖然目前主人是巴勒斯坦人,但約旦、以色列以及埃及都曾宣稱此領土屬於該國,彼此間衝突不斷。也許是戰爭帶來的不安寧,在一九六○年代左右,拉妮雅的父親和其他巴勒斯坦人一樣,選擇離開家鄉,最後落腳在科威特。

 

拉妮雅的父親是醫生,是高級知識分子,自然也重視子女的教育。拉妮雅和其他兄弟姐妹都接受正統的英式教育,就讀科威特的英語學校,從小即接觸西方文化思想。縱使如此,拉妮雅父親並不打算讓孩子們忘本,在家中著重伊斯蘭教育,告訴他們身為穆斯林的驕傲。拉妮雅在伊斯蘭與歐式文化的融合下成長,影響了日後拉妮雅選擇跨文化工作作為王后的職責之一。

 

而後拉妮雅進入埃及開羅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就讀,主修企業管理。她二十歲那年(一九九○年),伊拉克強人海珊(Saddam Hussein)為爭奪石油而入侵科威特,發動波灣戰爭,拉妮雅的雙親為遠離戰爭,再一次舉家遷徙至約旦首都安曼。

 

提升婦女地位 譴責貞節烈婦的自殺活動

大學畢業後,拉妮雅搬到安曼,與父母親同住,並先後進入安曼的花旗銀行和蘋果電腦任職。直到一九九二年,拉妮雅在一場晚宴中,邂逅了當時還是王子的阿布杜拉(Abdullah Π),兩人一見鍾情。隔年兩人完成終身大事,拉妮雅成了約旦王妃,生命自此通往一條與常人不一樣的道路。

 

一九九九年,約旦國王胡笙(Hussein)逝世,由長子阿布杜拉繼承王位,拉妮雅成為王后,那年的她年僅二十九歲,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皇后。

 

不過,出身平民家庭的拉妮雅,並不想落入傳統皇后高高在上、母儀天下的窠臼,「雖然我被賦予皇后的頭銜,但我認為我的工作應該扮演多重角色。我和國王有義務提升約旦人民的生活品質,尊重我們的文化並連結世界,促進約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保護兒童和婦女的安全。」拉妮雅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寫道。

 

拉妮雅打破皇后刻板印象的第一步,就是直接挑戰保守穆斯林的禁忌:提倡女性主義。她公開譴責「貞節烈婦」的女性自殺活動,認為女性不應該因為失去童真,就被視為對家族的背叛,而被迫自殺或家法處死。此話一出,引來不少保守人士批評,連約旦國會也不領情,兩次推翻拉妮雅的建議:對於私自處刑者應予以法律制裁。

 

此外,拉妮雅也推行借款給貧窮女性,希望女性們在經濟上都能有獨立自主的能力。鑑於上回引發的軒然大波,拉妮雅先向現實低頭,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裡,小心翼翼處理女性自主的議題,不碰觸激烈和煽情的字眼,避免再一次引發性別戰爭。

 

致力文化融合 YouTube介紹穆斯林文化

除了女性議題,拉妮雅也致力於文化和族群融合。打從童年以來,她就經歷過太多因種族、政治、宗教引起的戰爭,二○○一年九一一事件後,更加深伊斯蘭世界和西方世界的鴻溝。拉妮雅投入心力在化解兩種文化的誤解,她利用自身成長背景優勢,試圖向非穆斯林社會介紹穆斯林文化,而YouTube,就是她的傳播工具之一。

 

拉妮雅也認為,至今西方國家對伊斯蘭國家的陌生,尤其是對女性的誤解,主因來自於文化障礙。例如伊斯蘭女性戴頭巾、面紗,代表著以謙虛、虔誠的心奉獻於真主阿拉,但是西方國家卻將之視為失勢與壓迫的表徵。「我們的宗教賦予我們自主選擇的權力,如果不是出於自願,沒有人可以強迫你戴頭巾或面紗。我希望能積極努力去弭平彼此(伊斯蘭和西方)之間的誤會。」拉妮雅在○八年五月接受馬來西亞媒體訪問時說到。

 

拉妮雅也熱心公益活動,教育、健康、兒童、環境等議題,拉妮雅皆親身參與。尤其是因貧富差距導致教育資源分配落差的問題。根據阿拉伯文教與科學組織統計,約旦地區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為文盲,顯示教育體系的不彰。

 

期許自我角色 代表伊斯蘭女性挺身而出

以一女人之力,實在很難改變現狀,但拉妮雅仍期許自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能做的事,我相信我能做得比她更好。歐巴馬說我們能改變世界,我相信我也能!」二○○七年,拉妮雅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任命為首任兒童權利傑出倡導者(Eminent Advocate for Children)。

 

拉妮雅成功將王后、母親、女人的角色集於一身,是許多中東女性的典範,但在同時,她也面臨許多挑戰:保守穆斯林的質疑,丈夫的政府被國際組織評為缺乏人道人權。

 

這位被《富比世》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權力女性之一的約旦王后,在改變世界之前,似乎已經做好遭受非難的準備:「敢言敢行,難免惹來阿拉伯世界不少非議,尤其你是公眾人物,代表你的國家跟宗教,我想我是代表伊斯蘭世界的大部分女性,面對相同的挑戰和爭議。」...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