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故事小品文 (3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只要標準定出來,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有任何誤差」,從事度量衡儀器貿易的益瀚國際企業董事長顏嘉益,經營企業一切要求準確度,毫不馬虎,也讓他在市場立於不敗。

今年45歲的顏嘉益,聖約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目前除了是益瀚國際企業、台灣計器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之外,也兼任台中市度量衡公會理事長,及中華鋪面工程學會、台中市商業總會理事等職。

益瀚現為國內最大的土木營建工程儀器代理商,所代理的各種儀器,涵蓋試驗、測量、探測、分析及品管等範圍,從100元的溫度計、量尺,到每台1,700萬元、專門用在路面磨擦力測試的的抗滑磨擦力試驗檢測系統等,品項超過千種。

在益瀚,公司明文規定,儀器維修幾天內要完成,就一定要符合規定,未能如期交貨,負責的員工會被記警告,影響年終獎金;上班時間也有要求,遲到幾分鐘,立刻會在公布欄中公告。

帶領員工
給棒子也餵紅蘿蔔

不過,在棒子之外,紅蘿蔔還是必要的,員工全勤有全勤獎,準時上班、也要準時下班。時間一到,顏嘉益一定趕人,他認為,有限的時間做有效的事情很重要,也希望員工回家好好休息,明天才有精神打拚。另外,益瀚的售後服務也有一套標準,包括建立客戶儀器的維修記錄表,這項類似醫院病歷卡的記錄,目前已累計有2,800多筆;零配件的備份更是重要,顏嘉益要求至少要有三套以上的份,提供客戶緊急救援服務。

顏嘉益以混凝土自動抗壓試驗機為例,表示民間試驗室靠此營利,不容許有太長的空檔。益瀚平時備有三套控制品電路板備份,可以今天叫、明天修,而一般同業則是要從國外調貨換新,來回可能要花一到二周,這就是市場差異化。

「一切按SOP來做,讓員工有規範可循,沒有模糊地帶」在顏嘉益的要求下,益瀚從82年創立第一年,營業額只有2,000萬元,到去年已超過1億元。

顏嘉益剛創業時,主要販售金屬材料抗力試驗機、硬度試驗機、電鍍膜厚計等機械工程類產品。但當時,第二高速公路與台北捷運工程陸續進入施工期,也讓他看到了商機。顏嘉益把握機會,立刻和義大利大廠Controls合作,由金屬材料跨入土木營建工程儀器,後來再陸續加入管線探測儀器、工業用氣體偵測議器及室內氣體檢測儀器等產品。

後來各地陸續傳出海砂屋、輻射屋事件,當時國內並沒有相關的檢測儀器,顏嘉益嗅到商機,選擇和日本理研計器(RIKEN)合作,引進鹽分濃度計、輻射偵測器等儀器,結果引發搶購潮,平均一個月賣出三、四十台。

921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及橋樑的非破壞檢測儀器需求大增,顏嘉益當下決定與瑞士Proceq公司合作,引進相關檢測設備,在市場同樣造成大賣。

掌握商機
機動引進檢測設備

顏嘉益很懂得把握機會、創造機會。他積極參與業界各項學術交流活動,包括中華鋪面工程學會、台灣混凝土學會、大地工程學會等,從中蒐集市場最新動態與訊息。

最近幾年,國內環保意識日趨高漲,環保署正研訂「室內空氣品質管理辦法」,未來包括電影院、百貨公司等業者,都必須自備儀器、自我檢測。

目前,國內儀器廠商家數超過1,000家,但是像益瀚一樣橫跨各行各業的並不多。六年前,顏嘉益決定自創品牌,以「Yenstron」品牌推出真空烤箱、高溫爐、大型恆溫水槽、電子秤、無塵精密烘箱等產品,益瀚的營運規模也一步一步逐漸擴大。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一提起「足感心」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台灣民眾就會聯想到「全國電子」。但難以想像這一連串撼動人心的廣告片,所有點子竟非出自於某大廣告公司,而是眼前外表斯文的總經理蔡振豪。他細數著掛在牆上歷年來的廣告海報說,全國電子目前雖然有著亮眼的成績,可是在8年前當他剛踏入這家公司時,情況可是大不同。  

蔡振豪引領我們經過辦公室,隨即感受到員工熱烈的工作氣氛。個性開朗的蔡振豪早期在宏 擔任主管,由於當時宏 是全國電子的最大股東,而他主要負責宏 拓展實體通路的案子,因緣際會於2000年被派任至全國電子擔任類似救火隊員的角色。因為全國電子在當時正遭逢經營上的瓶頸,員工對於未來沒信心,業績也持續負成長,氣氛相當低迷。「眼看公司有很大的危機,遇到同業競爭時都會感到害怕,顧客的反應也不好,各門市都是髒髒亂亂,公司甚至沒email,幹部開會從上午開到半夜、效率極差,方向也錯誤了,」蔡振豪還發現到,當時全國電子的策略一直是針對競爭者去設計,總在思考是否能找到比對方更大的賣場、引進更多款新電腦等多項外在的提升計畫。

急推現代化,重視消費者需求

一眼就看出政策錯誤的蔡振豪,說怎可能把一位村姑換上某種名貴服飾,就能立刻變成名媛,那只是換了外表,但內在觀念的提升才是當務之急。「應該要以顧客為核心,而非以自己或競爭者為核心,當務之急是要提升人員服務的精神,達到真正的價值,而非只是表面上擦脂抹粉。」蔡振豪直言說,因為想買高單價商品的客人,會到他們心目中的地方去購買,不是店面改改樣子就行了。但他也沒有否認全體員工都很努力的事實,只是努力的方向錯誤了,所以幹部會士氣會低落,也是很自然的事。

加強服務品牌,打動人心廣告

蔡振豪很明白全國電子的競爭優勢不是在電冰箱、洗衣機或電視。因為這些商品都是出自於原廠,客人想購買這些電器,到處都能買的到,不需來全國電子購買。他們所販賣的主打商品是「足感心」,那也是他們唯一的商品,如果員工沒有把它賣出去,公司就會完蛋。「我們會不斷提醒沒有做到的少數人,透過反覆的練習,讓他三軍變二軍,二軍變一軍,一軍變將軍,讓員工可以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因為我的存在,可以給鄉親帶來快樂,給別人感覺到這個社會很溫暖,就算不買商品,還是很開心的跟對方介紹。」而這樣的服務態度的確紮實地打進了消費者心坎裡,並持續為全國電子寫下驚人佳績。

蔡振豪轉身走到最新的一支廣告片前說:「我很在乎家庭、家人、親情,而周遭的人也是這樣子,所以在作這些廣告時,如何把消費者的需求、做到像在是跟對方講話一樣,好像這部廣告就是消費者的心聲,並且用很誠懇的說話方式在說。」蔡振豪常能感同身受許多生活中所碰到的小片段,而這些真實的片段,後來都會化成最動人的廣告內容。他也明白公司的缺點就是店小、貨少、人老,這是他們先天的缺陷,可是蔡振豪認為既然跟員工有緣,大家就盡量在一起,他知道客人來全國電子購買商品,並非是為了銷售人員的年輕貌美,而是那份親切的服務態度,而這就是他們的定位。他露出堅定的眼神說:「這證明了一件事情,先天長得怎樣不要緊,重點是要看重自己,做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就如同全國電子給人「足感心」的形象,也會隨著全省有291家店面,持續地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價值,放送出去。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甫上任的台灣師範大學管理研究所所長陳文華,肩負台師大轉型、培育軟性產業管理專才的重任,帶著衝勁與信心,四處為新設管院奔走,「我樂於接受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為出發點的新挑戰!」陳文華戰戰兢兢的說。

台師大校方去年暑假拜訪時任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所長的陳文華,期望借助他的力量,帶動台師大管院站穩腳步、快步前進。今年8月,陳文華正式披上戰袍,積極催生台師大管院。問他從台大轉進台師大,願意扛起推動管院使命的原因,他堅信能有所為的說:「這是個高難度挑戰,但做得好,就能為學生和學校帶來新局。」

熟悉陳文華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蘊含著一股努力不懈、堅持到底、勇於嘗試的精神。成立一個學院,行政事務、協調作業、課程設計、招生事宜等繁瑣事項,需經過校方眾多人士多次縝密討論,並且提供相關資源支援,才能順利推展。

面對困難重重的考驗,他仍樂觀的表示,台師大期望善用本身特色和優勢,提供學生符合時代潮流的管理教育,「有志者能為之,何樂而不為!」

做成重要抉擇前,陳文華一定幾經深思熟慮,因為「做了決定,就要全力以赴,斬獲成果」。這樣的個性,在他求學時期就能略見一二。

申請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管理科學博士班, 讀了一學期後,他發現自己始終無法弄清楚讀博士的目的,加上自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畢業後,服預官役,又緊接著出國讀碩士,覺得生活幾乎都處於忙碌的狀態下,於是決定回台灣。

陳文華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腦公司當總經理特助,海歸派薪水通常都不錯,當時大學生平均月薪1萬元,他則領薪3萬元。那個年代,廠商非常願意培育人才,公司出錢讓員工受訓。因此在當特助的這一年中,他有機會接受技術學習、撰寫報告與簡報技巧等訓練。

由於這一年,他稱不上正式上班,加上早期賣電腦大多靠人脈,技術倒是其次,沒辦法真正發揮實力,於是離開公司,1984年回到美國繼續修習博士班的學程。

陳文華笑說因為當年發生烏龍事件,讀了好多年的博士班。1987年他已完成論文口試,也發表論文在國外知名學術期刊,當時已準備畢業,並且找好工作的他,竟然誤以為指導教授到歐洲休假兩年,沒有在他的論文上簽名,於是又在紐約州立大學待了兩年。

「這兩年,養成了我樂於接受新事物的興趣!」雖說原本的工作計畫被打亂,但陳文華也因此有多餘時間去旁聽其他課程,例如資訊科學系的相關課程,這也是後來他廣泛嘗試各種研究的原因。

兩年後,抱著對美國西岸生活的好奇,他到華盛頓州立大學任教。五年過後,他考慮回台灣,希望能有更多的實務經驗。

他舉例指出,在美國,自己曾做彈性製造系統研究,但學校離工廠很遠,沒有機會實地參觀,只好以模擬產生的資料來做驗證,雖然理論相當嚴謹,但總覺得好像還少了點實務經驗。

陳文華幾經周詳考量後,1994年回到台大任教,工作形態幾乎完全改變,以實務研究為主。近十年來,多在協助政府和企業執行研究案,擔任顧問,協助建立財經資料庫,規劃期交所交易系統建置,協助成立中華信評公司等,並且參與評審企業申請科技專案的補助。最近幾年更跨界從事數位典藏計畫,負責數位典藏成果的推廣。

多方接觸產業界實務外,陳文華也長期投入研究和教學。基於對創新議題感興趣,加上持續經驗累積,他喜歡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來從事研究,並予以推廣。

「敢於嘗試,就能獲得學以致用的樂趣!」他津津樂道的提起,辦公室裡擺著一幅以故宮典藏清明上河圖轉化而成的拼圖,這種文化精華的創意視野,是他運用所學、樂於挑戰的收穫。他也懷抱著同樣的心情,為台師大注入不同於台大的軟性產業管理元素。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逛夜市吃路邊攤嗎?當你品嚐好滋味的同時,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同樣是路邊攤,有的老闆已經發展成為有店面、有連鎖的餐廳,但有的路邊攤卻依然緊守著幾個榻榻米大小的店面,過著看天吃飯、跑給警察追的生活?」

就以名氣最大的「鬍鬚張魯肉飯」為例,放眼全台灣,至少有成千上萬家類似的小吃,為什麼今天一講到魯肉飯,大多數的人就想到「鬍鬚張」,而不是你家巷口老伯伯開的那攤?

不滿現狀 乞丐許大願

40多年前,「鬍鬚張」還是個平凡的路邊攤,經過一番苦心經營,生意還算不錯,老主顧不吝惜給與指教、稱讚,不過「鬍鬚張」的二代傳人張永昌不滿足有限的格局,他主動跟父親提起,路邊攤應該朝向店面發展,裝設冷氣,甚至編列財務報表、撰寫標準化流程、人事規章、開設分店等等,這些石破天驚的建議,馬上被「鬍鬚張」本尊張炎泉用一句「乞丐許大願」給駁回。

「我爸媽認為,路邊攤哪有可能做到這樣,我們一家店早上做到晚上,天天長落落,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怎麼可能再去開分店?尤其我們沒資本沒能力,頂多維持溫飽就不錯了,還是別胡思亂想,把小生意做好就行了!」

年紀輕輕的張永昌面對父母親的質疑,暫時無法提出很好的說明,他只能相信自己的堅持,到處拜師學習經營管理,又到麥當勞偷偷觀摩,然後從小地方開始推行改革,慢慢做出成績,才終於漸漸地說服父母。

經過長時間努力,現在的「鬍鬚張」總共有27家直營店,3家加盟店,日本有三家分店,年營業額高達新台幣6.5億元,張永昌回想:「從現在往回看,我終於了解那個時候,我就為現在的發展鋪好了路。」

當然,有人會說,從目前的位置回首過去,很多疑惑都能找得到解答,問題是在那當下,真的很難肯定想要走的道路是否正確?會不會淪落到萬劫不復?

張永昌回答的相當有智慧:「我們確實沒有資源,所以我只好從『沒有選擇』到『選擇投入』,為了更進一步接近我要的成功模式,我不斷提出計畫構想,然後執行計畫,因為我是長子,舍我其誰呢?至於『悲苦』,我哪來的時間去想!」

暢銷書《吸引力法則》寫到:「生命的偉大『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則,了解這個秘密,就沒有做不到的事!不論你是誰,你想要什麼,這個秘密都能給你!」、「釐清願望、專注自己的願望、與願望合一,是實踐自主性吸引的三大步驟。」

張永昌驚訝地發現,「鬍鬚張」的發展,居然與《吸引力法則》不謀而合。

尋求突破 改變正開始

鬍鬚張的二代傳人張永昌談到推動路邊攤演進成大企業的過程,不禁陷入回憶的長河中。

順著張永昌的記憶回到民國49年,他的父親從雲林北上討生活,窮困的一家七口,住在跟人分租的小房間內,「我阿爸原本靠做木雕為生,無奈受到機械化影響,純手工賺不到錢,只好到我三叔的路邊攤幫忙」。

後來張炎泉在民生西路雙連市場開了家小吃攤,取名為「雙連滷肉飯」,賣的東西再普通不過了,除了滷肉飯之外,就是燙青菜、苦瓜丸、榨菜肉絲湯、豬腳肉等等。

那年,排行老大的張永昌只不過六歲,就開始幫忙洗碗、備料、張羅客人以及照顧弟妹,「同學相約放學後看電影、逛街、打球,我一概抽不出空參加,後來他們愈來愈不約我了。」他平靜地說:「我沒有機會叛逆,也沒有時間理解青春期的煩惱,回家之後陪伴我的就是身為長子的責任。」

他分析路邊攤的工作流程,「下午5點準備出攤,晚上6點開始營業,凌晨2攤位開始打烊,4點收攤之後,再到菜市、肉市採買,直到早上8點才能睡覺,但媽媽10點就先行烹調加工原料,我12點半起床加入,然後又是下午5點準備出攤。」

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鬍鬚張」張炎泉與太太張蔡月燕心無旁騖地看護著攤位,他們運氣不錯,得到貴人相助,加上非常努力,生意愈來愈好,但不論張家老小怎樣打拚,每天總要拖著疲憊的身體面對繁雜的瑣事,忙到後來,張炎泉連刮鬍子的時間都沒有,濃密的落腮鬍慢慢遮住半張臉,於是「鬍鬚ㄟ」的綽號不脛而走。

總是帶著厚框眼鏡的張永昌總覺得這樣的循環有點不對勁,他不斷思考:「我們的發展絕對不應該只有如此,而且隨著兄弟姊妹愈來愈大,這攤小生意怎麼可能照顧全家?」

改變、突破的火苗,在他幼小心靈中,逐漸成型。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漫畫家麥人杰替「國寶級」漫畫大師蔡志忠,製作溫世仁基金會明日工作室「Mr. Win」動畫教學片,強調「人生中『贏』的策略」,也替董氏基金會製作「校園天晴──早發現,少BLUE」周杰倫募款動畫,關心青少年憂慮情緒的問題,兩者切入點雖然不同,他都希望能以完整的概念,提醒青少年好好珍惜所有,以開放的眼光看待生命的順逆。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麥人杰對生命就有不同的體會。「當時只覺得身體很不舒服,病了8年,看了100多個醫生,始終查不出病因,直到後來才在榮總查出自己罹患的是『青年型僵直性脊椎炎』這種永遠無法痊癒的怪病。」麥人杰坦言,若要說「憂鬱」,自己早就到達可以開「專戶」的程度了。


笑能夠減輕痛苦
學會傻瓜式的快樂

「不只自己在精神上、身體上飽受痛楚,甚至連家人,尤其是我媽媽,想必都在過程中有過痛苦難解的時候。」麥人杰坦言,有些病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得的病卻「外表看不出來」,因此那種被同儕誤解、不被師長諒解的「悶」,有時更甚於疾病對肉體的殘酷肆虐。

還好,從還不懂事就喜歡塗鴉的麥人杰,在病痛纏身的過程中,藉畫動物、畫小人,有的沒的,拿到筆就畫,家中能搆得到的牆面、桌面、門面,全成了他的畫板。「據說從我還不會講話,就開始到處畫畫了,第一個作品,據說是一條『8』字造型的魚,接著畫各種野生動物,直到很久之後,才畫動物以外的人及物品。」

自承「天生視覺反應比人快,手也能反映出眼睛所看到物體」的麥人杰,靠著這個天分減壓,分散不少痛楚和注意力,也才能度過那段痛苦失意的日子,甚至還天真的想著:日後應該可以此能力賺錢養活自己吧。

在病痛發作之初,麥人杰總是愁眉苦臉,什麼事都覺得沮喪、了無生趣,但後來他發現:「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重展歡顏,而且發現自己不論何時何地,總有辦法逗得同學開懷大笑。

「我發現,『笑』真的能夠減輕痛苦,當別人很開心時,自己也會很開心,自然忘記了自身的痛楚。」無論如何,在那過程中,麥人杰學會「傻瓜式的快樂」,也從劉興欽、葉宏甲、手塜治虫等漫畫家的作品中,找到些微的慰藉,還產生自我打氣的思考。


挑戰創作極限
期望台灣動畫立足世界

旁人眼中的麥人杰,個性上似乎有些「自找麻煩」,麥人杰不反對此種說法,但他認為,所有沒做過的事,都想嘗試一下,在此同時,他也會想:當然,其結果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不試又如何知道呢?

麥人杰始終想挑戰創作極限和不可能,他一直很想實現年輕時的一些夢想,讓「台灣動畫立足全世界」。

「這個夢想聽起來有點自大,但我認為創作就像煉金術,本來就是無中生有,如果真的創造另一個『哈利波特奇蹟』,J.K.羅琳單憑一個人,不也改變了全世界?」麥人杰猶記當年,復興美工科還沒畢業,就進入卡通公司,而且一下子就位居最重要的「構圖」小組最年輕的成員,工作既上手又順手,雖然如此,兩年後,他還是選擇離開卡通公司,因為他期望能有自製的卡通創作,而不一味的專作國外卡通公司的代工。

「沒錯,我的確是『笨蛋』,剛開始,畫漫畫甚至連稿費都拿不到!但如果我待的環境沒辦法創造產業,留住人才,我情願『自找苦吃』!」當時才20出頭的麥人杰,面對親人及外界質疑的眼光,不是不知愁滋味,甚至有一段時間必須抱病畫漫畫,但他知道:不能安於現狀,滾石才不生苔!


電腦是網路世代的語言
無法拒絕它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麥人杰雖然左右手都能畫,他還是願意「自廢武功」,從頭學著用電腦畫漫畫,並向年輕人學習製作動畫。「我這輩及前輩,不少人排斥用電腦繪圖,但想想,一樣東西可以快速流傳及被使用,這東西一定有其可取之處,不可能它一無是處卻又廣為流行,這說不通嘛!」

雖然他也不太喜歡電腦,甚至很多時候也恨得想把電腦砸爛,但冷靜想想:「這時代有那麼多人在用電腦,難道我們還能拒絕其存在嗎?」他覺得,這就像活在現代,出門卻堅決不搭車般讓人不可思議。

始終抵抗電腦,被麥人杰形容為「創作過程非常浪漫」的繪本畫家幾米,只做過一支短片,就因為太麻煩而敬謝不敏,也對麥人杰的勤學有成,說過一句:「算麥人杰狠!」一語道盡其中創作語言轉換的困難。


成立動畫工作室
希望建立成功樣本

動畫創作其實很辛苦,但麥人杰認為,動畫最大的好處是它容易被許多人「看到」。尤其當紙本漫畫發行管道不通暢時,網路就成為最快速被最多人閱聽、分享的管道,甚至可說是比較有效率的一種傳播形式。

麥人杰坦言,成立動畫工作室,不是追求唐吉訶德式的浪漫,而是希望能建立一個成功的「樣本」,一方面試圖改變漫畫創作「印好堆在倉庫無人知」的悲情,也希望有一天能讓有心加入行業的人,得到家人的祝福,也願意留在動漫界,甚至合力創造出具規模的產業。

麥人杰不否認,工作和生活,其實一直不斷考驗他。多年前,他曾嘗試集結在《花花公子》中文刊出的作品,出版超越尺度的《狎客行》,其內容包含武俠、性愛、爆笑等元素,轟動出版界,結果卻遭到檢警刁難,勒令不得在店鋪行銷。雖然其後本書在網路熱賣數月,但麥人杰還是對於某些說不通的「規定」氣憤非常,經常想盡辦法打破某些框架。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農曆除夕,水稻育種專家許志聖一定會讓自己泡個熱水澡。他總是邊泡澡、邊放空自己,重新思考「我是誰」、「我要什麼」等人生課題。

「這個年終泡熱水澡的過程,像是一個儀式。」許志聖說,他會回顧自己過去一年完成哪些事,檢討哪些能力正在喪失中,能用什麼方法補強失去的能力,然後根據擁有的能力,擬定不太離譜的來年目標,並預想萬一失敗了,該如何接受。

評估得失…保持平衡與進取

「遇到挫敗時,我總會先想,我失去什麼、獲得什麼,我相信事情不能只看一、兩面,要看很多面。」許志聖說,他就是靠著這個想法,在人生的得失中,保持內心的平衡與寧靜。

1958年生的許志聖,現任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雖然笑稱自己大學成績「滿江紅」,後來卻擁有中興大學農藝學系博士學位。大學實習時,在亦師亦友的台灣水稻研究前輩吳旭初啟發下,一路投入水稻研發終不悔。1993年成功完成「台9號」米的命名,讓他在1995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有人認為研究工作寂寞枯燥,許志聖卻甘之如飴,因為他一向主張,人生必須懂兩件事:一是認識自己是誰,二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要確實搞懂這兩件事,對很多事情就會全力以赴,成敗淡然。

許志聖摸索到成年,才弄清楚自己的志向。出生於雲林斗六的他,回憶自己從小就很愛玩,不想唸書,初中畢業勉強備取考上嘉義高中,大學聯考時跌破大家眼鏡,考上中興大學農藝學系,還被老師開玩笑,說他是「失常」才考上國立大學。

進大學後,他仍然渾渾噩噩過日子,常常蹺課看電影或睡覺,最高紀錄曾經一天趕六場電影,學科成績不是低分掠過,就是「滿江紅」。「我從來沒有立志要做什麼,大學畢業仍然懵懵懂懂,只覺得整個社會是個大齒輪的運作,自己只要做好小螺絲釘的角色就好。」

體驗人生…多面向看待事物

許志聖人生的轉折發生在大三到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實習時,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吳旭初。當時任職於中研院的吳旭初,是台灣研究稻米的重要人物,也是早許志聖27年畢業的中興農藝系學長。

許志聖描述,吳旭初不只很照顧北上的小學弟,還傳授許志聖最重要的一個人生觀:「很多事情不能只看一、兩面,要用很多面去看,有時失敗不一定真的是失敗。」這個影響他一輩子的觀念,他當時卻是聽過就算了,直到後來親身體驗人生各種滋味,才愈來愈體會話中真諦。

大學畢業後,許志聖不知何去何從,退伍後報考研究所失利,1983到1984年間他曾隨叔叔上梅山種茶,姑丈舉家移民阿根廷開墾農場,許志聖也一度打算跟進。

吳旭初熱心幫他尋找工作機會,沒想到他從此和水稻育苗研究結下不解緣份。當時台中農改場找的是約聘雇人員,吳旭初鼓勵許志聖「凡事由基層做起」;後來許志聖轉到台東農改場擔任正式員工;第二年才完成心願,念研究所;就讀研究所期間,他曾補習西班牙語,為移民阿根廷做準備。

這時,台中農改場有正式缺額,吳旭初建議對留在台灣還是移民阿根廷舉棋不定的許志聖說:「先去台中工作一、兩年,如果不喜歡,再去阿根廷」。

就這樣,許志聖再度回到台中農改場,開始思考未來到底要做什麼,還曾慎重其事地拿出一張白紙,一一列出移民的優、缺點,雖然當時分析了利弊,但始終沒有勇氣踏出去。

另一方面,在農改場工作他發現自己知道的有限,亟於吸收新知、向前輩與農民學習實作。他知道「想要跟農民學習,一定要很謙卑地當人家的徒弟,而且絕對不能有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身段。」

水稻育種…失敗如家常便飯

這時移民的想法已淡去。他在台中農改場原先負責雜草防治,後來因研究台3號稻種的前輩屆齡退休,就由許志聖接手。他總結前輩與個人的研究,透過這個原本只是「收尾」的工作,成功讓台3號米種通過命名。

許志聖坦言,這是他第一個參與研究、通過的品種命名,帶給他很大鼓勵,「覺得我應該走育種這條路。」許志聖多年來又陸續完成台9號、台15號、台糯5號、台中191號等稻米品種,近期內將再推出新品種。

一個水稻新品種的育成,最短要花六到八年時間。以真正讓許志聖揚名的台9號為例,從1981年投入育種,歷經12年,才成功命名。培育新品種,必須經過雜交組合與選拔,失敗機會很高,許志聖形容:「育種的過程就像池子裡有1,000隻小魚,後來淘汰成100隻、十隻,你永遠不知道哪一隻會長成大鯨魚。」

新品種命名,通常由研究團隊自行提出,命名能否通過由15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決定。許志聖說,評審團成員不只到田間看新品種水稻生長情形,也會把米煮成飯吃吃看,並對研究團隊提出詢問,然後研究成員退場,由評審投票表決是否通過命名,再把研究成員召進來宣布結果。成功或失敗,就在這一剎那揭曉。

許志聖說,稻米育種研究,有的是承接前輩研成果才能完成,有的則須交棒給後人繼續未竟之功,「這麼漫長的過程,得經過多少失敗才能成就一株成功的稻種?如果有人比你先研發出來,那麼你先前的研究也可能前功盡棄。」面對育種過程中的挫折,他常常用愛迪生的發明精神期勉自己。

打敗自己…成功須不斷超越

「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電燈前,失敗1,000多次;別人問他失敗這麼多次還未成功,會不會覺得挫折?他的答案是:「我的收穫非常豐富,因為我已經知道1,000種不能成功的方式」。

水稻育種是條不歸路,剛成功完成一個新品種的命名,就又想做另一個品種來超越自己。許志聖說,台9號通過審查命名後,他只高興了一天,隔天照樣下田收割。

每個人應該想辦法打敗自己過去的成就,這種心態讓許志聖保有持續研發的動力,而且不怕別人學,因為「你拿到的永遠是我昨天的研究成果,拿不到我今天的。」

通常一個新品種是否成功,需要六至八年才能定論,許志聖強調:「育種看的是未來,不是現在,看錯了,就輸了。」他舉例,因應全球暖化,如果有人研發耐淹水的稻苗,結果卻逢乾旱,那就是錯估未來。

他也提醒,研發出來的新品種,要讓農民喜歡種,市場消費者愛吃,才是好的品種,絕對不能只是「一日品種」,也就是命名當天是品種,但事後不敢推廣,或不受農民歡迎。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瀚宇博國際控股董事主席焦佑衡個性低調、保守,在過去17年職場歷練,一些失敗經驗更讓他相當注重企業手頭現金,但卻不因此延緩公司擴充版圖,高階主管對他「瞬間放大」的能量由衷佩服。

瀚宇博不僅是全球筆記型電腦(NB)用印刷電路板「龍頭」供應商,今年也將躋身全台第五大印刷電路板廠。瀚宇博的前身是生產印刷電路板(PCB)的太平洋科技,1998年被華新麗華集團收購,改名為瀚宇博德,原本是焦佑衡的弟弟焦佑麒掌舵,隨後焦佑麒要全身投入新開創的瀚宇彩晶TFT-LCD顯示器業務,2002年已退下火線的父親焦廷標出任董事長,焦佑衡則掌管實際營運,父子攜手打造出瀚宇博如今的新局面,從當時營收約21億元的PCB中型廠,一舉躍升為今年可望突破200億元的大廠。

焦佑衡從1991年踏入職場,其間也遭遇過相當重大的難關,讓他感觸良多。台灣在二、三十年前起飛,經歷過一段資產急速膨脹期,產業回報相對較慢,許多成功的企業把資金拿去投資房地產或股票,甚至拆掉廠房改建大樓,遇上不景氣時卻回天乏術,唯有真正做得好的公司,才能夠生存下來,但無論做什麼,必須維持在前五位才能夠生存,做生意還是有現金流動的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焦佑衡不做沒把握的事,對外也一向低調,經營也相當保守,但遇到機會,應變速度極快,讓瀚宇博快速茁壯,這也是讓高階主管欽佩的「瞬間放大」能力。

焦佑衡是台灣被動元件業龍頭華科事業群(Passive System AlliancePSA)董事長,瀚宇博也是PSA成員,在2002年進軍大陸江蘇省江陰市,「瞬間放大」就是奠定營運快速揚升的基石。當時父子兩人適時掌握NB崛起,再搭配迅速擴充的產能,初期幾乎是以一年增加100萬平方呎月產能為目標,達到在NB市場攻城掠地的目標,更掌握PCB市場「大者恆大」的趨勢。

今年下半年來NB大廠紛下修出貨量,明年景氣甚至也有類似的觀點。焦佑衡也維持低調的個性,認為市場變數確實很多,仍需看未來的情況。

但瀚宇博早已做好準備,前年就已申請好今年、明年的產能擴充作業,只要景氣號角響起,隨時就能拿下訂單,這就是同業在第三季傳統旺季不旺時,瀚宇博營收、獲利能較上半年大躍進的本錢。

不過,瀚宇博的產品發展,他仍維持保守、穩健的基調,依舊將專注在本身最能發揮的領域中,就是NBPCB,不會隨意踏入新市場,尤其前兩年跨入的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失敗經驗,幸好他當機立斷、快速結束,將損失降到最低。

「市場競爭在所難免,但PCB市場其實很寬闊,足以容納不同類型的廠商。」焦佑衡說,經過這幾年的洗牌,PCB竟默默的做到各家區隔產品的作法,降低市場競爭,有些廠商專注於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等光電PCB、有些廠商強於手機PCB,可說是各有各的生存空間,甚至主機板用PCB,也足以養起幾間大廠,這就是產品要做得夠專業,也是瀚宇博仍將主力放在NBPCB的重要原因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馬達小巨人」之稱的富田電機總經理張金鋒,喜歡站在銷售第一線,保持靈敏嗅覺,也因為如此,富田得以順利開發出風力發電機、電動車馬達等創新產品,成功跳脫傳統馬達市場的競爭紅海。

位於神岡鄉的富田電機,是國內最大的感應伺服馬達製造廠,主要產品還包括變頻專用馬達,及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等,由傳統馬達產業,逐步跨入環保節能與再生能源領域。

張金鋒在民國77年以500萬元創立富田電機,當時中部地區有50多家馬達廠。張金鋒分析,這些廠商多以鎖定消費性產品的單相馬達為主力,由於進入門檻低,競爭也相對激烈,「剛成立的富田,必須做不一樣的產品」,和市場有所區隔,才能永續生存。

張金鋒於是選擇從難度較高的動力用「三相馬達」切入市場,當時國內只有東元、大同二家大廠,生產這類專供生財設備使用的產品,且市占率達75%以上。

及時掌握商機
悠遊技術藍海

沒有強而有力的品牌支撐,富田成立之初,開發市場面臨不少瓶頸。張金鋒決定走「技術行銷」路線,用技術及服務來取得客戶信任與肯定,他首先選擇木工機械及養殖用的給氧機設備下手,自己帶著業務人員南北奔波。

張金鋒指出,豐原地區是木工機械的大本營,富田可以就近提供服務,台南的養殖漁業也有部分業者想自立門戶,他主動提供顧問諮詢,和客戶「搏感情」,也有助於累積人脈。

研發出身的張金鋒不諱言,選擇站在銷售第一線,既可以迅速掌握市場脈動,也能透過機電整合、同步工程,為客戶量身打造符合產品特性與空間設計的馬達。也因為如此,愈來愈多客戶在產品設計之初,就選擇和富田合作。

「這些都是欠缺彈性與及時反應能力的大廠,所無法做到的」張金鋒認為,小廠沒有往後看的本錢,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衝。

了解市場,勇於創新,也是富田的利基所在。張金鋒是國內最早投入變頻專用馬達研發生產的業者,這種可變速馬達,適用於印刷、合成皮、製紙及鋼鐵等產業設備,東元一直到86年才推出這類產品。

堅持創新研發
打響企業品牌

看到東元加入變頻馬達市場,張金鋒87年又跳往另一個領域,推出感應伺服馬達,同時獲得經濟部主導性新產品研發計畫補助,再度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富田從90年起,就以「感應伺服馬達」、「變頻專用馬達」、「積片式伺服馬達」、「變速鋼索吊車專用馬達」及「感應伺服馬達FRAME 225」等創新產品,連續五年獲得台灣精品標誌殊榮,奠定穩固的企業品牌形象。

張金鋒還記得,富田成立的第一年,虧損80萬元,不過第二年就轉虧為盈,全年營收3,000萬元,淨賺250萬元。去年,富田的營業額已達4.5億元,今年營運依舊看好,前九月完成去年4.5億元業績,成長逾20%,全年營收可望達成5.5億元目標。

「創新、誠信、熱忱」是張金鋒創業20年來,始終堅持的處世原則。他強調,經營企業隨時要有創新精神,尤其產品要隨時賦予新的生命,否則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

富田是國內第一家把10馬力以下的馬達,由鑄鐵改為鋁合金結構的廠商,不但馬達的重量、體積縮小,同時達到散熱快及美觀的要求,產品售價還因此提升。

近四年,富田把重心放在環保節能與再生能源上,所開發的油壓伺服馬達系統,標榜可節能40%80%;另外,新開發的全電式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等,也引起市場高度矚目。「永遠走在市場前端」可說是張金鋒成功的主要關鍵。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未踏入演藝圈前,周杰倫從未想過自己有天會成為偶像藝人,甚至登上國際舞台,他總覺得自己將來也許會當個鋼琴老師,或夢想成為鋼琴家。

1997年8月,當時周杰倫的學妹偷偷幫他報名參加TVBS-G的選秀節目《超級新人王》,那時他為高中女同學擔任電子琴伴奏,雖然比賽落敗,但意外被節目主持人吳宗憲發掘,從此進入樂壇。

 

2000年11月,周杰倫推出首張同名專輯,馬上在華語歌壇引起一陣旋風,8年來,華語流行音樂幾乎被他主宰,根據IFPI(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統計,2002~2006年,銷售量最高的國語唱片歌手都是周杰倫。

 

 

 

周杰倫的現象也成為這幾年娛樂圈、文化圈經常討論的焦點,甚至有研究生學術論文就以周杰倫的現象做研究。

 

周杰倫的音樂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他打破原有華人音樂的主題、形式,在中國風的音樂上,融合許多素材,同時加入西方的節奏藍調(R&B),在歌唱方式上,他也嘗試以不同的演唱方法去詮釋歌曲。

 

有人批抨他的發音不標準,他並不在乎,尤其在唱RAP時,他會刻意咬字不清,因為他的重點是要以念詞的律動去搭配音樂的節奏。2003年,他登上《TIME》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人物,雜誌報導將他譽為「貓王化身」,可見他對華人世界流行音樂的影響力。

 

擴展演藝版圖 嶄露全方位演藝才華

 

2003年以前,周杰倫只專注在音樂上的發展,沒有太參與戲劇上的表演,即使以他命名的電影《尋找周杰倫》,他也只客串演出。到了2004年,他參與劉偉強和麥兆輝執導拍攝、改編日本漫畫的香港電影《頭文字D》的演出,同時也獲得第42屆金馬獎和第25屆香港金像像最佳新演員獎的肯定。周杰倫的演藝版圖開始從歌手,跨進演員,跨入電影,甚至做起導演,嶄露全方位的演藝才華。

 

他自認每次跨出的步伐,都是一種成長和突破,從音樂獲得歌迷的肯定,然後開始導MV、嘗試拍電影、寫電影歌曲,到自己嘗試導電影、作電影配樂,成立自己的公司……,每一步對他來說都很重要。他滿意地說,「尤其是當自己想呈現的作品得到肯定,這些都是讓我開心的事情。」

 

在工作上周杰倫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呈現有創意的點子,就像在音樂和電影上,他希望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愈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就會愈有成就感,而且我會擔心自己想到的創意,別人一樣會想到,所以我總是在想到要做什麼的時候,就趕緊去做,一定要比別人早做到,創新的東西要趕緊做!」

 

遇到挫折 就想開心的事

 

在高壓力的演藝圈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周杰倫自己調適的方式是,「遇到挫折時就想想開心的事,像是花時間寫的歌製作成專輯,終於出片時,在家裡聽到這些歌就會很開心;或是拍完一部電影,首映時,與大家分享作品,這也是讓我開心的時刻。」

 

面對壓力的問題,周杰倫笑說,「還好目前成績並沒有不好,當然每次發片我都多少會有壓力,也因為過去的成績都很好,往往會被人拿來比較,至於狗仔的緊追不捨,我沒有什麼壓力,倒是我聽說他們要跟我的壓力很大。」

 

至於紓壓方式,周杰倫會選擇找朋友聚會、打籃球,把不開心的情緒都發洩在球上。「寫歌也是紓壓的方式啊!有些音樂可以說是用來發洩的,當然更多是用來欣賞的。SHOPPING也是我減壓的管道,只有在購物時心情才會完全放鬆,不過我媽常說我買的古董車都中看不中用。」

 

幫助憂鬱的朋友 簡單的傾聽就是幫助

 

2007年周杰倫首次為董氏基金會代言憂鬱症宣導活動,並拍攝廣告。廣告片中一開始是在「杰倫!杰倫!…」歡叫聲中的背景,帶出在舞台後方的周杰倫突然接了手機聆聽不講話,畫面繼續呈現他專心聆聽手機的模樣,然後他緩緩道出旁白,「這一刻,他們需要的只是──傾聽!」「傾聽就是一種陪伴!」播映後引起許多青少年對憂鬱症議題的注意。

 

在未拍攝廣告前,他原以為想幫助身邊憂鬱的朋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覺得只有專業的醫生才能幫助他們,拍了這支廣告後,他體會到原來簡單的「傾聽」就是一種幫助。

 

代言時有很多人以為周杰倫有憂鬱症的困擾,其實他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只是想對憂鬱症這個議題和被憂鬱症所苦的朋友,表達他的關心。

 

今年在百忙中,他仍繼續幫忙董氏基金會,代言憂鬱症的宣導活動,為「校園天晴」募款活動盡力。他覺得憂鬱症的問題非常嚴重,他也發現,演藝圈很多人都有憂鬱情緒的困擾,因為藝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所以他很願意再次出來幫忙代言。

 

張學友影響了他 賭神有一天成了他爸爸

 

學生時代的周杰倫,非常欣賞張學友,甚至影響了他開始喜歡流行音樂,並創作寫歌。功夫皇帝李連杰也是他相當崇拜的對象,後來有機會為李連杰的電影「霍元甲」寫歌曲,讓他圓了和偶像合作的夢。

 

還有一個崇拜的人是飾演賭神的周潤發,他在電影裡的英姿讓周杰倫相當著迷,「沒想到我後來還可以和他一起拍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所以在『聽媽媽的話』這首歌裡,我把這件事寫進歌詞『賭神未來是你爸爸……』(黃金甲片中周潤發飾演周杰倫的父親)。

 

在執導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後,周杰倫發覺當導演真的非常辛苦,本來想說很久都不會再導電影了,不過,他對電影的想法還是沒有停過,目前已在想下一部要拍的電影內容,至於新專輯也準備要推出,周杰倫和歌迷一樣期待新專輯的誕生。

 

華人世界的貓王 周氏唱腔無可取代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進國際」是一個動詞?名詞?都不是。「前進國際,是台灣唯一的軟體服務業者。」是甲骨文(Oracle)在台灣最大合作夥伴,許多重要IT產業都是「前進國際」的客戶,這家剛滿10歲的公司,屬於興櫃掛牌公司,背後有位成功的推手,他是董事長李慶恩。

台灣唯一軟體服務業

李慶恩雖然從學界轉進企業界已將近10年,但談吐仍斯文得像學者,絲毫不見企業家的霸氣,他指出,前進國際以後的發展方向,在於將客群從大企業拓展至中小企業,未來5年內,將積極開發亞太與紐澳市場,未來的6~10年,則將致力於跨足全方位的顧問服務。

1990年,李慶恩頂著美國名校普渡大學電機博士的頭銜,回到新竹交通大學任教,當時他還不到30歲。

在交大任教期間,李慶恩常帶學生協助竹科業者進行研究,而在36歲那年,即1997年,他便被學校升為「正教授」,更當上國科會「電子資訊產業供應鏈管理」總計畫主持人,在學界的發展一帆風順。

而在某次公開演講中,坐在台下的前進國際創辦人王冠欽,深受李慶恩演講內容所感動,力邀他前往業界發展;歷經一番內心掙扎,最後在1999年,李慶恩決定從學界轉往業界,擔任前進國際總經理一職,並於2002年升任董事長。

為何放下安穩的教職,轉而投身禍福難料的企業界?李慶恩笑著說:「我一直堅信自己的經驗與實力,絕對不下於外國顧問公司,而且更了解台灣與華人企業的問題所在,更能打響台灣顧問公司的品牌。」

只是,與其他從學界轉進企業界的企業家不同,李慶恩進入前進國際之後,迎接他的不是舒適的多頭經濟局勢,而是全球網路泡沫,與軟體相關的公司「屍橫遍野」;但前進國際沒被網路泡沫所吞噬,反而茁壯成跨足海外的國際性公司。

一轉業便遇網路泡沫

前進國際不但擁有台灣最龐大的顧問團隊,更是華人世界顧問服務的領導品牌、甲骨文亞太主要策略合作夥伴,能夠提供企業經營診斷、E化策略、整體解決方案、流程改善、系統導入、輔導上線、整合技術開發暨支援、專業人力培訓等專業顧問。

前進國際的客戶,起初以IT的硬體產業為主,包括台積電、奇美電、友達、仁寶等,李慶恩如何說服這些大企業,成為前進國際的客戶?李慶恩正色道:「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展現專業,讓對方相信我們可以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在IT產業闖出名聲,客戶也自動找上門來,現在前進國際也已跨入其他產業,員工人數從20多人,成長至今日的360人。目前,前進國際在台灣的主要客戶,有華冠、寶成、天仁、成霖、威健、康那香、遠傳電信、台哥大、上海商銀等企業,在中國則有步步高、TP-Link、唯冠、科通、聖馬丁、CK-Telecom、Spreadtrum、天福、華潤半導體、中芯國際等,而Watsons、 Arrow、家樂福與ING安泰人壽等跨國企業,也都是前進國際的客戶。

代理全球前3名軟體

「顧問業的角色,是產業的後援單位,也像是教練,前進國際得以成功,即在於對產業的了解,甚至要超過所服務的客戶。」李慶恩指出,顧問業者更要對所提供的軟體系統瞭若指掌,要有能力協助客戶改善制度、管理上的問題,「前進國際更堅持2個原則,一是只代理全球市占率前3名的軟體,二是不做政府部門的生意。」

「從1998年到2003年,前進國際主要發展IT產業客戶,而從2003年到2008年,目標放在進軍中國與跨足金融業、通路業、通訊業等非IT產業,台灣的顧問業萌芽於1985年,已有20多年,中國還在萌芽階段,台商還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李慶恩並為未來10年訂定發展的目標,「從2009年到2014年,前進國際將致力開發亞太市場,包括香港、新加坡與東南亞,還有紐澳市場;而從2014到2020年,前進國際將致力於發展全方位的服務。」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士淵說,他回來了。

經歷了第五季整季的低潮,這位上一季幾乎已被人遺忘在調度名單中的射手兼抄截王,在手術取出腳踝碎骨,並且獲得教練充分信任之後,終於在季外一連串的練習賽以及自我勵精圖治之下,再度發揮了他原有的實力。

結束觀護盃之後,回到台北仍舊積極復健的周士淵說:「以我現在的狀態來說,我自己覺得還可以更好,目前大概只有恢復到六七成而已。這次在花蓮有打出來,我認為是剛好有機會能夠上場,有表現的機會。其實,我一直都保持在最佳狀態,缺的只有上場時間,可以證明自己罷了。」

射手歸位

確實,在九月底舉行的觀護盃中,健康無慮的周士淵平均每場可以上場將近20分鐘。儘管,這短短的20分鐘並不值得人們大書特書,也使得他的得分效益並不特別突出,但相較於第五季例行賽中負責防守整季冰桶的窘境而言,傷癒復出的周士淵,已然取得了張學雷的充分信任,獲得更多發揮身手的機會。

「我對周士淵相當有信心!」裕隆隊總教練張學雷說「事實上球季結束之後,周士淵在我們幾個比賽當中表現都相當不錯,有逐漸恢復的感覺。在新加坡的時候,我看大約一半一半。海峽盃回來之後,回到台灣這次的觀護盃就大概找回七成了。球季開始之後,我會慢慢增加他上場時間的。」

周士淵則表示:「我知道教練對我期望很高,他在練習時一直鼓勵我,說我表現不應該只有這樣,要我拿出信心。所以我想,自己今年上場時間應該會比上一季多些吧。」

在採訪過程中,從周士淵口中聽來這段似乎有些無奈的話語,或許,正是他在SBL第五季時心情的寫照。

低潮難熬 信心盡失

當時的周士淵,儘管不斷的與教練團溝通,會盡量讓腳踝的傷勢不要影響到上場的表現,但憂心周士淵腳傷有可能惡化的教練團,依舊決定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減少這位在攻守兩端都能帶給對手極大威脅的球員。

當然,許多決定是無關乎對錯,更不能用事後的結果論來成敗英雄。只不過,當我們看到了台灣籃壇當前正缺射手,以及各隊防守陣勢極少採取重點式策略的普遍情形時,要能在調度名單中捨棄周士淵,似乎是個頗為冒險的決定。

周士淵表示:「那時候壓力真的很大,一點錯都不能犯,因為一旦犯錯就沒上場機會了。越到後面壓力越大,那時候常問自己:『天啊,這怎麼可能會是我,我以前不是這樣』以前許多次關鍵的時刻,我都可以輕鬆面對,甚至在練球時都很正常,該投進的都能把握住,但是在當時,我承認,後來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有信心了。」

然而提到了信心,關於周士淵這號人物,許多人當然會直接聯想到前年亞運時那關鍵的罰球。當時的他,在亞運男籃8強戰與卡達第一次延長賽的最後5秒,兩隊打成9292平手的情況下,取代楊哲宜上場罰球最後卻兩罰不中,使得中華隊喪失勝機。而這件事,是否仍舊影響著他呢?

自我調適

對此周士淵笑著說:「拜託!這件事過去多久了!其實當時比賽之後,我就已經忘記這件事了。後來我頂多是常利用罰球的練習,來盡量減少再次失誤的可能性罷了。真要說在乎的事情,應該是教練說我不夠壯吧!」

原來,在李雲光執掌裕隆兵符的時期,他曾對周士淵表示,希望他能強化身體的對抗性,以增加切入時碰撞的優勢。而這件事,不可否認,或許也是周士淵與先前教練團之間,對於彼此信心不足的關鍵之一。

「我本來就很少跟對手碰撞啊!我不認為這是我打法的劣勢」事後承認,當時對於這個建議有些遲疑的周士淵指出:「不過既然教練都說了,我還是願意去增加重量訓練的課程。畢竟練壯一點,也比較不容易受傷。只是我得說,要充分發揮我的優勢,肌肉是否強壯,可能並非最重要的事。」

重新出發

而如今,枕戈待旦的周士淵已經準備好完全發揮他所謂的優勢了。現階段的他,除了每天會在球隊規定三百顆外線投籃,額外增加練習份量之外,更積極的針對腳傷復健,以隨時掌握身體的最佳狀況。

周士淵說:「目前還不打算給自己太多目標,不敢想太多,可能還是得階段性一步一步的來,不要大起大落就好了。我覺得現在心態改變很多,之前得失心還是太重了些。最後的目標,除了恢復身手之外,當然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全方面的發展,傳、切、投都能兼顧到,不要當個只有一投的功能性球員。」

然而,儘管對於自己還不敢抱著太大的期望,但在觀護盃短短的幾場比賽之中,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經歷幾個短期盃賽調適的周士淵,他在拿捏傳球與投球之間的身手之下,自己靠著走位創造出來的空檔功夫,依舊堪稱台灣眾家射手之最。

顯然,關於上一季全然空白的紀錄,他已經要用準確的外線,來一步一步的填補進來了。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人:先前在海峽盃中,無論是禁區攻守或中距離、三分外線投射上,都有亮眼的表現,自己在賽前有給自己設定怎樣的目標嗎?

吳志偉:其實還好ㄟ,可能是自信心上跟狀態比較好一點,加上訓練也夠充足,上場比賽就比較打得出來。

運動人:對於一個征戰多年的老將來說,「自信心」應該一直都是很足夠的,不是嗎?

吳:因為過去幾年幾乎都被冰在板凳上,上場總會擔心投不進,就馬上會被教練換下來,打起球來顧忌太多。今年雷哥有告訴我,只要有機會就多出手,不要擔心上場時間的問題,所以當自信心一提升,表現自然就會有一定的水準。

運動人:這次觀護盃,延續了海峽盃的好手感,對上新加坡隊,投進了四顆三分球,今年在外線下的很大的功夫喔?

吳:第一可能跟對方陣型有關、第二就是先前提到自信心方面的強化。以前觀念會覺得中鋒不該出來投外線,不然籃下會沒有人抓籃板;但是,現在打法傾向有空檔就要投,只要投得進就放膽去投,不投還會覺得不好意思!

運動人:這讓我想到當年你在幸福豹隊,被外界稱為「小王子」的你,曾經經歷過很長的低潮期,當時曾想過要放棄籃球嗎?

吳:「從來沒有過!」而且如果不打球,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過對籃球我一直都很有熱情,年輕的時候如此,現在也是依然沒有改變。不過,在這邊我很感謝當年「飛哥」知遇之恩的栽培,那時候他每天陪著我練球,甚至比我還早到球場,之後能走出青澀時期的低潮,到現在的蛻變成熟,都是當時所打下來的基礎。

運動人:裕隆連續兩年與冠軍無緣,對於這點你有什麼看法?

吳:新球季應該會把冠軍拿回來!今年團隊默契跟各方面的溝通,都比去年跟前年還要來得好、來得成熟;加上,之前一些比較沒有上場機會的球員,在幾次的盃賽磨練下來,都有長足的進步。這一季雷哥又找了吳睿晉過來,對籃板的鞏固會有很大的幫助。

運動人:目前在隊上算是大哥級人物的你,現在對自己的角色,是做怎樣的設定?

吳:其實我的角色很明顯,就是替補阿鼎的位置。因為阿鼎算是裕隆的KEY MAN,之前比賽他一直是帶傷上場;每年平均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對阿鼎來講真的是「太超過!」不過,這一季我會多幫他分擔一點上場時間,讓他能有比較充足的休息時間。

運動人:算是跟你同期的邱邱轉任球隊公關,仍在球場上拚戰的你,對於「籃球」,還有什麼想去追求或是完成的嗎?

吳:就是想要「幫錢老師再拿下一座冠軍」,去年很可惜沒有為他拿下金盃,我真的很難過!也許就是因為太在乎,使得大家包含我在內,打起球來都顯得綁手綁腳。錢老師算是我的啟蒙恩師,也是我在球場上最大的動力,所以我會盡力去拚個冠軍回來給他。

運動人:有想過自己還要再打多久的籃球嗎?對未來有沒有什麼要的規劃?

吳:可能再打個一兩年吧!之後就看裕隆球團這邊有沒有空缺?如果沒有,可能就會去校園任課。不過,副業如果開個車行好像也不錯,一方面是興趣,另一方面,也想嘗一下當老闆的感覺。

運動人:之前有看過你的部落格,發現你好像對「車」很有興趣,不論是腳踏車或是重型機車,你好像都很熱衷?

吳:我以前就是讀汽車維修科的,還有丙級維修證照ㄟ,像基本的機油、齒輪油,都是我自己來換,只差沒有車行專門在用的起重機而已。騎腳踏車,是現在台北最夯的休閒活動,我常常跟女友從景美騎到淡水,來回四個小時,一邊看風景一邊吃吃美食,真的很好玩!此外,又能兼顧到維持體能。重型機車那方面,是以前小時候就有興趣的,去年七月就去報名重機駕訓班,考到駕照後,我還從嘉義騎回台北過。平常還會跟車友相約騎重機,還發生過一些趣事,像是:有些人沒看籃球的,不認識我,還問我:「為何長那麼高?」

給球迷的話

雖然我的球迷不多

但還是很感謝一路以來的支持

只要教練派我上場

不管時間長短

我會盡全力去拚

把我在訓練時的成果展現出來

絕不會讓買票進場支持我的球迷失望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十月十二日,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這個展素有「中國科技第一展」稱號。在會展中心正前方的北門廣場,鮮花和欄杆圍起一大片場地,舞台中間放了一輛用布幕包裹著的汽車,在大太陽底下顯得有些神祕;在隱隱騷動的情緒中,群眾都在等待一個人出現。

一個聲音像突然打亮的聚光燈,「王總來了!」

順著工作人員說話的方向看過去,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不知道何時從場邊走了進來。他從容地,沒有停下腳步多看一眼蜂擁而上的媒體們,而是逕自走向這次被視為高交會「亮點中的亮點」——比亞迪油電雙模電動車F3DM。

打開車門,王傳福毫不猶豫地坐進副駕駛座,一位助手發動車子,人群的視線就這麼跟著他們,迅速地繞場兩周。行進過程中,車子幾乎沒有發出一點噪音,現場屏息看著王傳福表演,王傳福臉上始終帶著自信的笑容。

笑容很自信 自認以技術博得巴菲特青睞

這輛油電雙模混合車將在今年十一月領先豐田上市,明年也將成為巴菲特波克夏股東會上的成員。王傳福一手創立的比亞迪,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供應商,他更一腳跨進汽車業,企圖從電池大王變成汽車大王。

不過四十二歲的王傳福,在台灣,這樣的年紀要坐上副總的位置都不見得容易,他卻已經當了十三年的總裁。

比亞迪從二次充電電池起家,四年前開始從手機電池切入手機零組件市場;至此開始,比亞迪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像鴻海,步步進逼郭台銘:鴻海自行生產所有零組件進行垂直整合,比亞迪如法炮製;鴻海切割手機業務部門富士康到香港上市,比亞迪也把手機部門分拆為比亞迪電子在香港掛牌;鴻海和富士康利用低價搶走競爭者的訂單,比亞迪用更低的價格搶走富士康的訂單;最後,甚至毫不客氣地從富士康挖角四百名陸幹,挖走富士康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更移植富士康的經營模式。

幾近宣戰式的舉動,大大惹火郭台銘,剽悍的代工皇帝張牙舞爪地對比亞迪興訟,還提出人民幣五十億元的天價賠償金,鴻海不時發布重大訊息更新官司進度,郭台銘也在各種場合大剌剌地表達他對比亞迪的不滿和不屑。

郭台銘大概沒料到,官司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他已經從單身又再婚;但更想不到的是,官司纏身的比亞迪和王傳福,竟然還能得到股神巴菲特的寵愛。

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透過旗下的中美能源斥資新台幣七十五億元,一口氣買下比亞迪一成的股權。

早在八月底,巴菲特接受美國CNBC電台訪問時就曾說,「在合適環境下,你們將會在中國看到我的大量投資。」其實,巴菲特在說這句話時,中美能源董事長大衛.索克爾早已悄悄飛到深圳比亞迪總部,王傳福親自接待這群貴客,大開從來不開放的生產線大門供他們仔細考察。比亞迪的電池和電動車技術,完全符合乾淨能源趨勢,從來不投資「市值小」和「科技股」的巴菲特,這回大大違背自己的投資原則,選擇投資比亞迪,讓熟悉巴菲特的專家們全跌破眼鏡。

這位電池大王,從郭台銘最痛恨的對手,搖身一變為股神巴菲特的新寵。

身高約莫一米七,臉形和身材都很圓潤,還有一雙厚實的耳朵,王傳福擁有中國人所謂的天生福相。只不過,這位中國的新實業家,卻不是含著金湯匙出身,他曾對員工高舉著雙手說,「這就是我的靠山。」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王傳福就憑著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打下今天的江山。

不怕難 直接攻頂最高的技術山頭

曾經,北京城下是世界中心,如今變成世界工廠。中國科技業以廉價勞工和土地不斷壓縮成本,惟一行銷全球的品牌叫做「Made in China」,品牌精神是便宜好用,這是沒有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悲歌。「技術恐懼症彌漫在中國實業界的上空。」中國媒體這麼形容,為求生存,只得用更低的毛利率自相殘殺。

聯想和海爾,是中國科技業發展的樣板。他們從貿易活動起家,隨著企業規模變大,開始自行製造產品,拿著外國技術,靠大量生產賺到了錢,「就開始搞搞品牌。」《中國企業家》的資深編輯申音說。

但是,就有一個不迷信的人,硬是跳過貿易和製造,直接挑戰遠在山巔的自主技術,初生之犢,就想衝撞跨國企業用專利建構的銅牆鐵壁。

一九八七年,王傳福考取中國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他的指導教授李國勛回憶,「他對專業知識抱著追究到底的精神,每次研究都弄到半夜;學習成績很高,是很聰明的人。一畢業,我就問他願不願意留下來和我一起做研究。」當年李國勛和王傳福共同實驗室的鎳金電池材料組裝研究,正是比亞迪崛起的核心技術:電池冶金。

後來,李國勛舉薦王傳福到有色金屬研究院的合資企業「深圳比格公司」擔任總經理,這個從學者轉到商界的過程,是王傳福動心創業的第一步,對於王傳福來說,李國勛不僅是引他進入電池冶金領域的導航者,更是他後來創業的貴人。

然而提起這段往事,李國勛相當低調,再三強調這是王傳福自己的努力,很謹慎地推辭所有「曾經協助」的字眼,「如果你一定要採訪我,請先取得王傳福的同意,我會告訴你所有的事!」李國勛的回答,留下許多想像空間。

九三年,已研發電池數十年的日本宣布不再於本土生產鎳鎘電池,「這機會千載難逢。」王傳福想要轟轟烈烈幹一場,這是他創業的起始。靠著在廣州搞投資的表哥呂向陽資助人民幣二百五十萬元,王傳福在深圳創立了比亞迪。

雖然有創業金,但後續龐大的設備投資,才是難題。沒有錢、沒有後台,王傳福只有雙手雙腳和腦袋,他不斷地思考,「咱們中國有什麼優勢?」

《經濟學人》曾經探討,如何在合適的環境中,選擇合適的技術,利用創新方法製造產品。無法確定王傳福是否看過這篇文章,但他的確想出一套驚人的辦法。

在比亞迪一條條六、七十公尺長的生產線上坐滿了作業員,穿著綿布制服,手上都拿著一支特製的夾具;這支夾具不過幾塊錢,卻是王傳福設計來協助人手得以做到精準如機器手的輔具。還有,王傳福在放螺絲的位置設計了一個洞,人手只要把螺絲放進洞裡就不會歪掉。一條上億美元的標準化生產設備,硬是被王傳福拆解為人力流水線,三洋一顆電池要賣十塊錢,比亞迪的電池,三塊錢成交。

「早期的工業革命,是因為人力太貴才發展機器;但王傳福做的是現代工業革命,用人力革機器的命。」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比亞迪董事武常歧說。

因為相信沒有人比自己更懂電池,王傳福讓比亞迪站上全球第一大鎳鎘電池和第二大鋰電池供應商的位置,擊潰了日本長期壟斷電池工業的神話。

做成了電池,王傳福更加「沒在怕」,想要挑戰更不可能的任務——把電池技術帶到汽車領域。王傳福曾說,汽車已經是發展一百年的傳統工業,「說穿了不過是一堆鋼鐵。」用經營IT產品的眼光看,王傳福認為,汽車的引擎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發跡在深圳,但王傳福卻是出生在安徽無為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年幼時,王傳福的父母便相繼過世,五位姊姊先後出嫁,妹妹送人寄養,哥哥王傳方休學賺錢養家;兄弟倆惟一的財產,是一家十口相依為命的茅草房。

一無所有,也就沒有什麼好失去的;敢衝敢拚的性格,成為王傳福事業版圖快速擴張的關鍵...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未踏入演藝圈前,周杰倫從未想過自己有天會成為偶像藝人,甚至登上國際舞台,他總覺得自己將來也許會當個鋼琴老師,或夢想成為鋼琴家。

1997
8月,當時周杰倫的學妹偷偷幫他報名參加TVBS-G的選秀節目《超級新人王》,那時他為高中女同學擔任電子琴伴奏,雖然比賽落敗,但意外被節目主持人吳宗憲發掘,從此進入樂壇。

2000
11月,周杰倫推出首張同名專輯,馬上在華語歌壇引起一陣旋風,8年來,華語流行音樂幾乎被他主宰,根據IFPI(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統計,20022006年,銷售量最高的國語唱片歌手都是周杰倫。


華人世界的貓王
周氏唱腔無可取代

周杰倫的現象也成為這幾年娛樂圈、文化圈經常討論的焦點,甚至有研究生學術論文就以周杰倫的現象做研究。

周杰倫的音樂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他打破原有華人音樂的主題、形式,在中國風的音樂上,融合許多素材,同時加入西方的節奏藍調(R&B),在歌唱方式上,他也嘗試以不同的演唱方法去詮釋歌曲。

有人批抨他的發音不標準,他並不在乎,尤其在唱RAP時,他會刻意咬字不清,因為他的重點是要以念詞的律動去搭配音樂的節奏。2003年,他登上《TIME》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人物,雜誌報導將他譽為「貓王化身」,可見他對華人世界流行音樂的影響力。

擴展演藝版圖
嶄露全方位演藝才華

2003
年以前,周杰倫只專注在音樂上的發展,沒有太參與戲劇上的表演,即使以他命名的電影《尋找周杰倫》,他也只客串演出。到了2004年,他參與劉偉強和麥兆輝執導拍攝、改編日本漫畫的香港電影《頭文字D》的演出,同時也獲得第42屆金馬獎和第25屆香港金像像最佳新演員獎的肯定。周杰倫的演藝版圖開始從歌手,跨進演員,跨入電影,甚至做起導演,嶄露全方位的演藝才華。

他自認每次跨出的步伐,都是一種成長和突破,從音樂獲得歌迷的肯定,然後開始導MV、嘗試拍電影、寫電影歌曲,到自己嘗試導電影、作電影配樂,成立自己的公司……,每一步對他來說都很重要。他滿意地說,「尤其是當自己想呈現的作品得到肯定,這些都是讓我開心的事情。」

在工作上周杰倫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呈現有創意的點子,就像在音樂和電影上,他希望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愈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就會愈有成就感,而且我會擔心自己想到的創意,別人一樣會想到,所以我總是在想到要做什麼的時候,就趕緊去做,一定要比別人早做到,創新的東西要趕緊做!」

遇到挫折
就想開心的事

在高壓力的演藝圈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周杰倫自己調適的方式是,「遇到挫折時就想想開心的事,像是花時間寫的歌製作成專輯,終於出片時,在家裡聽到這些歌就會很開心;或是拍完一部電影,首映時,與大家分享作品,這也是讓我開心的時刻。」

面對壓力的問題,周杰倫笑說,「還好目前成績並沒有不好,當然每次發片我都多少會有壓力,也因為過去的成績都很好,往往會被人拿來比較,至於狗仔的緊追不捨,我沒有什麼壓力,倒是我聽說他們要跟我的壓力很大。」

至於紓壓方式,周杰倫會選擇找朋友聚會、打籃球,把不開心的情緒都發洩在球上。「寫歌也是紓壓的方式啊!有些音樂可以說是用來發洩的,當然更多是用來欣賞的。SHOPPING也是我減壓的管道,只有在購物時心情才會完全放鬆,不過我媽常說我買的古董車都中看不中用。」

幫助憂鬱的朋友
簡單的傾聽就是幫助

2007
年周杰倫首次為董氏基金會代言憂鬱症宣導活動,並拍攝廣告。廣告片中一開始是在「杰倫!杰倫!」歡叫聲中的背景,帶出在舞台後方的周杰倫突然接了手機聆聽不講話,畫面繼續呈現他專心聆聽手機的模樣,然後他緩緩道出旁白,「這一刻,他們需要的只是──傾聽!」「傾聽就是一種陪伴!」播映後引起許多青少年對憂鬱症議題的注意。

在未拍攝廣告前,他原以為想幫助身邊憂鬱的朋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覺得只有專業的醫生才能幫助他們,拍了這支廣告後,他體會到原來簡單的「傾聽」就是一種幫助。

代言時有很多人以為周杰倫有憂鬱症的困擾,其實他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只是想對憂鬱症這個議題和被憂鬱症所苦的朋友,表達他的關心。

今年在百忙中,他仍繼續幫忙董氏基金會,代言憂鬱症的宣導活動,為「校園天晴」募款活動盡力。他覺得憂鬱症的問題非常嚴重,他也發現,演藝圈很多人都有憂鬱情緒的困擾,因為藝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所以他很願意再次出來幫忙代言。

張學友影響了他
賭神有一天成了他爸爸

學生時代的周杰倫,非常欣賞張學友,甚至影響了他開始喜歡流行音樂,並創作寫歌。功夫皇帝李連杰也是他相當崇拜的對象,後來有機會為李連杰的電影「霍元甲」寫歌曲,讓他圓了和偶像合作的夢。

還有一個崇拜的人是飾演賭神的周潤發,他在電影裡的英姿讓周杰倫相當著迷,「沒想到我後來還可以和他一起拍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所以在『聽媽媽的話』這首歌裡,我把這件事寫進歌詞『賭神未來是你爸爸……』(黃金甲片中周潤發飾演周杰倫的父親)。

在執導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後,周杰倫發覺當導演真的非常辛苦,本來想說很久都不會再導電影了,不過,他對電影的想法還是沒有停過,目前已在想下一部要拍的電影內容,至於新專輯也準備要推出,周杰倫和歌迷一樣期待新專輯的誕生。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舒總經理高青山,IBM第一台電源供應器就是出自他的手中,在他靦腆笑容的背後,稱得上是電源廠中一位國寶級人物,高青山在電源供應器界資歷已超過30年,國內無人能出其右,如今他要帶著金仁寶集團旗下的康舒再出發,擦亮老字號招牌。

高青山出身於康舒的前身三光惟達的PM(產品經理),他的職場青春幾乎投入在康舒,30多年前台灣還不知什麼叫電源供應器時,高青山就已經在康舒擔任電源供應器專案業務,人手不足時還充當交通車司機接送作業員上下班,並參與電源供應器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在民國70年代,國際貿易還是門艱深的學問時,IBM到台灣尋找電源供應器供應商,高青山即攜帶剛設計完成的電源供應器樣品到美國敲IBM這藍色巨人的大門,為能獲取藍色巨人的青睞,他獨自一人待美國,天天敲IBM大門。

最後康舒的產品加上高青山的決心與毅力,總算獲得IBM的破格採用,開啟了康舒與IBM長達30年的友誼之門,也奠定了康舒在電源供應器的業界地位。

但在這一段期間,高青山卻因此患了蘋果恐懼症,因為當時身上的錢不多,他住的是便宜的旅館,三餐大多以蘋果裹腹,整整吃了三個月的蘋果,即使在30年後的高青山,還是不喜歡吃蘋果!不過,對於「蘋果」電腦的訂單,康舒還是多多益善,與Apple維持了一、二十年的合作夥伴關係。

2006年,康舒為求在業績上的突破,決定進軍通信產品市場,但由於大環境的變化過大,導致康舒庫存過多,當年度營運成績繳出多年少見的赤字,面對此一經營上的難關,高青山不迴避也不卸責,帶頭刪減高階主管的福利待遇,並加強內部預算控管的強度,加上大幅的調整組織,重新調整戰鬥團隊,以謙卑與負責任的心帶領康舒度過這一次的危機。

在電源供應器產業上一路走來,高青山是品質的堅持者。他不惜重金,在康舒所屬的各工廠配置設計品質驗證及各國安規認證的頂級測試設備,使產品設計及產品信賴度的品質爭議的可能性都降為零。

例如:在康舒的淡水廠、東莞廠及菲律賓廠,都配置有可以做為軍用產品級測試用的「高加速度老化實驗機」,與昂貴的、使用在全自動化設計驗證系統與線路導通及零件與功能測試上的「飛針測試儀器」等產品品質確保的頂級設備。

而在商業談判時,高青山也是持久戰的堅持者。在時差的轉換下,每日的下午是台灣人在歐美談判桌上痛苦的時點,這時他總要團隊輪流休息輪番上陣,等到過了晚餐時間,台灣人時差過了,而對手已不支,此時再奮勇一搏,通常可以有所斬獲。

身材相當有份量的他總是所有客戶眼中的快樂Big David,因為只要跟客戶吃飯,尤其是在歐美客戶處談完生意與客戶吃飯時,他一定吃得津津有味,他常說:「不論食物好不好吃,合不合胃口,一定要吃得津津有味,好讓客戶覺得請你很值得,與你一起用餐很快樂!」這也是高青山與客戶保持長年友誼的秘訣之一。

「讓台灣人有工作做」是高青山的堅持。目前康舒台灣淡水廠仍有四條電源供應器的生產線,八條測試線,這是電源廠中少數根留台灣,在台灣還有生產基地的電源廠。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廠不想做的產品與通路,茂綱做!小廠做不到的技術與品質,茂綱做!」氣動與電動釘槍製造廠茂綱實業,近幾年積極轉型,朝專業用釘槍領域發展,不但跳脫大廠廝殺的紅海,也讓公司營運快速成長。

負責業務行銷與發展規劃的茂綱副總經理陳木斌,他相信「在夾縫中找出寬闊的出路」。茂綱規模不大,沒有必要跟其他大廠搶食市場大餅,倒不如「自己做餅」,一樣可以成長獲利。

茂綱是一家傳統的家族企業,陳木斌的父親、現任董事長陳宗樂,18年前和兩兄弟共同創立茂綱,投入釘槍生產製造。這幾年,茂綱進入第二代接班,第一代三兄弟各有二名兒子加入茂綱營運,有的負責業務行銷、有的主導產品研發,各司其職。

專業釘槍
多樣少量拚藍海

茂綱成立於79年,資本額2,200萬元,公司位於台中縣大雅鄉,在大雅及清水有兩座生產工廠,主要生產專業用氣動與電動釘槍,採取「多樣少量」的訂單生產,以符合客製化市場需求。

茂綱生產的釘槍超過150種,包括籬笆、棧板、木條箱、袋子封口、沙發、汽車座椅、建築、相框、紙箱、家具、彈簧床、獸籠、鞋子及農業用釘槍等,產品90%以上外銷,客戶近200個,並以自有品牌「APLUS」行銷75個國家。

清大工業工程研究所畢業的陳木斌,八年前開始主導茂綱的轉型。陳木斌指出,當時國內主要釘槍生產大廠,包括茂綱在內,都是以北美建築DIY釘槍為主力市場,市場過度集中,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另一方面,由於釘槍的進入門檻不高,大陸在短短幾年內湧進數千家廠商競爭,低價搶單的結果,也讓一枝釘槍由過去的一、二萬元,下殺到只剩十分之一的價格。

想到這裡,陳木斌「頭皮就發麻」,他毅然決定從市場的隊伍中脫隊「走自己的路」。在陳宗樂的支持下,茂綱很快就調整產品策略,加速往競爭門檻較高、附加價值較優的專業用釘槍發展。並將市場重心轉移至開發國家,包括東南亞、大陸、中東、非洲及東歐,並在這些地區發展自有品牌,建立產品形象。

陳木斌指出,北美市場土地面積大,擁有許多個人木工的工作室,需求DIY的市場也較大,幾乎占了DIY釘槍市場的九成,包括鑽全、偉全、力肯及金和利等國內前四大釘槍製造廠的銷售對象,也都以北美為主。

區隔市場
挺過市場不景氣

茂綱的定位走向,則是要跟前四大廠區隔,因為茂綱沒有龐大資金、設備及廠房,也不想跟數十個小廠一起和大陸廠商拚價格,必須採取「小而美」的經營策略。

茂綱剛開始的轉型路,走得相當辛苦,畢竟這是過去從未接觸過的市場。陳木斌一方面積極買進各式特殊釘槍,交由研發單位摸索,另一方面則是到處向這類產品的經銷商打聽,詢問市售產品有無可以改善的空間。

陳木斌不諱言,剛開始時,國內外經銷商大都不願配合,為此,陳木斌整天上網蒐尋相關資料,同時找一些也打算推動轉型的經銷商合作,終於才一步一步打開這個市場的大門。目前,茂綱建築DIY與專業用釘槍的比重已各占一半。

陳木斌還記得,茂綱推動轉型的那一年,全年營業額才5,000萬元,去年營收已成長至1.9億元,增幅近三倍。以專為汽車座椅與彈簧床設計的C型釘槍為例,八年前一枝的售價約1.5萬元,如今也還維持在1.2萬元左右,價格起伏並不大。

最近受到美國次貸與金融風暴衝擊,國內主要氣動與電動釘槍生產大廠,紛紛中箭落馬,業績表現大幅下滑,反觀茂綱受到衝擊的幅度卻相對較小,今年大致可維持去年的業績水準。

茂綱如今已躋身國內第五大釘槍製造廠,陳木斌強調,鎖定開發專業工廠與專業個人所使用的釘槍,並藉由「規避大廠、拋遠小廠」,讓茂綱在競爭激烈的夾縫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入果子電影公司,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類似攝影棚的一塊空盪空間,幾支大型鹵素燈懸吊在天花板上,四周白色的牆面上,清湯掛面掛了幅《海角七號》的電影海報,很像是剛搬完家,有些垃圾還沒清理完畢。

穿過所謂的攝影棚,又是一番不同景象。小會議室四周的玻璃板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加映的場次、套票海報價、主題曲CD、長串的行程記事,一旁此起彼落電話聲響,都是四面八方粉絲迴響的投射。在場工作人員大呼很興奮,一切來得太快,感覺太不真實了!

不僅是整個戲組,就連導演兼製片加上編劇的魏德聖,也直呼不可思議。

七號現象 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整起如《麻雀變鳳凰》般的奇妙故事,就從那張男女主角阿嘉和友里(分別由歌手)深情相擁的海報開始,這算是當初僅有的宣傳媒介。

上映前夕,翻開報紙電影廣告,《海角七號》的篇幅,相較來勢洶洶的好萊塢大片,不意外地縮限在版面一隅,十足「國片」規格。822正式上映,賣座一如預期般地相當「國片」,當日僅開出十來萬元的慘澹票房。

在片子開演一周,預告將淪落「火速下片」的命運時,奇蹟悄然出現。「海角七號」的台呼屢屢出現在年輕族群的MSN,各入口網站的關鍵字搜尋的名次愈擠愈往前。

這部跨越一甲子時光的感動交錯、穿透小人物的悲喜哀樂的純種國產片,極速向各角落擴散,口耳相傳的威力,絲毫不遜於病毒複製的速度。

倒吃甘蔗 創造國片賣座佳績

到了9月上旬,片子進入上映的第二周。《海角七號》在國外大成本製作的夾殺下直奔台北市票房寶座,中旬衝破5,000萬元創下國片影史紀錄。票房曲線有別於其他電影,上映愈久賣座愈佳。到了918,短短一周,正式宣告衝破一億元票房。

暴衝的成績不令人意外,全省加映的戲院家數、場次擴增了好些倍,報紙電影廣告的版面比上映之初還來的大。

走進戲院,有些年輕學子已經看了三遍不說,許多未在預期中的新面孔也猛然現身,頭髮花白的老夫妻相偕入座,落幕後仍緊握著手,耽溺於故事的餘韻裡,久久不忍離席。

有些「激進」的支持者吶喊說,如果海角的票房沒有衝破兩億元,那是因為海角依舊背負著國片原罪的十字架。

不言放棄 再怎麼苦都要回來

說十字架也許太沈重,說實在的,身為這部堪稱「台灣奇蹟」的幕後推手魏德聖,自始自終都沒想過要背負振興國片的偉大使命,之所以咬著牙,七拼八湊地填補資金缺口將全片殺青,一切都只因為「不甘心!」

今年40歲的魏德聖心有未甘的真情告白,就如影片中描寫的一幕,由范逸臣飾演的阿嘉以不太服輸的語氣,淡淡地向女主角宣告:「其實,我並不差!」

影片裡,無論是抱怨當不成模特兒的友里、自詡為「國寶」但感覺嚴重被忽視的阿茂伯、被霹靂小組踢出來的交警勞馬、還是為情傷所苦的飯店服務生明珠,隱約中都含了一口淡淡的怨氣。

今年「高齡」40歲的新銳名導魏德聖不諱言指出,其實劇中所描寫的人物,儘管個性區隔鮮明,巧手塑造歡笑橋段背後的悲涼、寂寞,多多少少都是自身經驗的投射和縮影。

現實裡,《海角七號》可說是魏德聖第一次正式手持大螢幕導演筒的力作,在此之前,他在電影圈少說悶了十年之久。「這些年一直都在等待,每次感覺到活不下去時,還是得屈就現實離開這個環境。」他有點悵然地回憶,「但每一次的離開,都是為了再回來作準備。」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人:以往在球場上常看到你會有犯規過多以及跟裁判抱怨的情況,這次觀護盃似乎在犯規節制上與EQ方面有很大的進步?  

哈:(大笑)EQ本來就很好啊!沒有啦,應該是說裁判的刻板印象吧,覺得我們中鋒比較大隻,稍微一有動作,很容易就成為裁判的「焦點」;不過,前一陣子有國外的裁判來台交流,這次觀護盃感覺裁判在吹判方面比較明確一點。以前會想跟裁判解釋,但作用不大。後來想想,把球打好會來得實際一點。

運動人:那這次觀護盃有對哪位對手留下深刻的印象?

哈:應該是璞園的「黑豬」吳建龍吧!我覺得他進步很多。其實,從去年就有注意到他,以他現在這年紀來說,高中畢業才沒幾年,進步算是很快的;又加上有瓊斯盃的洗禮,這次比賽感覺出具有大將之風。另外就是孫明明,有詢問跟他交手過的隊友「小六」王建惟,他說根本就是「大人在打小孩!」不過,這次很可惜,沒有機會跟他交手到。

運動人:在花連打球跟台北感覺有什麼不一樣,不過台啤不管到哪裡似乎人氣都是紅不讓?

哈:花蓮球迷比台北還要熱情,特別是有很多原住民,他們一個比一搞笑。像我有問一群小朋友是怎麼來球場的,他們就說:「很近啊!翻過兩座山就到啦(此時,哈孝遠正在模仿他們說話的語調…)

運動人:延續上一題,人紅是非多,台啤也往往成為眾矢之的,聽到有人批評你有好的體型,卻打不出大家期待的成績,你有什麼想法?

哈:有人肯提出批評與指教是好的,我虛心接受。對於自己,一直打不出應有的成績,也會感覺到懊惱;但這不是為自己解套,也不能拿來當藉口,的確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與加強。

運動人:聽說你近來練球很認真,原因為何?

哈:(狂笑三聲~)可能是球隊傷兵太多吧?剛好我都沒受太大的傷,每次都有參與球隊練球,才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認真吧!說真的,其實是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動不動就很容易受傷,為了避免受傷痛纏身,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充分的準備。

運動人:吳岱豪的加入對你有衝擊嗎?

哈:剛聽到他要加入台啤,事實上心情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擔心上場時間因此會減少很多;但是,轉念一想,其實是良性競爭,以往在隊上我算是最大隻的,但自從岱豪的加入,練球時我們互相攻防,對彼此來講都有所幫助。至於,原本憂慮的上場時間,反倒是件好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從頭拚到尾打滿全場,上場全力拚個20分鐘,相較起來更有效率。

運動人:新球季有設定什麼目標嗎?

哈:當然是犯規減少。另外,希望上場時間能在15~20分鐘;得分不強求,隊上多的是得分好手;主要會著重在防守上,多抓幾個籃板,一場平均至少要有七個籃板。不過,只要的是幫助球隊贏球,我都會盡力去完成。

運動人:今年台啤要尋求三連霸有信心嗎?

哈:當然有,基本上從觀護盃的試探來說,我認為達欣會是最大勁敵,因為田壘的復出、與洋將加入的變數,達欣會是我們必須去面臨的挑戰與考驗。至於,裕隆就不用多說,每年都被視為冠軍大熱門。

運動人:今年SBL可以說是群雄並起,你覺得呢?

哈:今年七隊沒有絕對的弱隊,舉例來說像是:米迪亞在觀護盃就打贏了台灣大、達欣小將一個個都冒出頭、台銀也從很早就開始準備新的球季。所以,我認為今年的競爭會很激烈,可看性相當高。

運動人:打SBL這麼久了,關於中華隊中鋒人選,很多人都有討論到你,對於入選中華隊你還有夢想嗎?

哈:當然是每個人的理想。這次瓊斯盃原本有機會可以打,因為有很多人都受傷,覺得自己應該有機會,教練團之一的「三哥」周俊三有詢問過我。但是,考量到腳踝跟腰都有傷,就決定還是把傷養好再說,不要拖著病痛比賽,這樣反而會害了球隊。

運動人:之前宣傳「態度紀錄片」有上大學生了沒?網友熱烈討論你跟蘿利塔,女朋友有生氣嗎?

哈:那是節目效果啦!那一集我是跟女朋友一起看的。不過,女友算是蠻大方的,說如果我要劈腿,對象是羅莉塔的話,她可以接受。聽到她這樣「提醒」,我根本想都不敢想

運動人:有考慮過結婚嗎?

哈:有啦,因為我在大一就跟女朋友在一起了,算一算都八年了!(臉上露出「怎樣!我很專情吧」的表情)所以希望能在兩年內成家,也期許自己能藉由角色的轉變,讓想法跟行為能更成熟。

運動人:最近很夯的「海角七號」有上戲院去看看嗎?

哈:沒有耶!不過聽說很好看,會找時間上戲院觀賞一下。

採訪側寫

一如往昔的,哈孝遠還是很健談。

但是,訪談中卻常常提到感覺自己年紀大了,

語氣中彷彿想要在新球季,為自己證明些什麼?

一向給人豁達之感的他,或許,真的長大了也成熟了!

至少,他的眼神是堅定的~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球賽進行至最後一秒,球隊處於落後時,你會將手中的球,傳給哪個球員? 

 

Go-to guy,是什麼意思?在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ly)1030期第142頁中,針對這個字的解釋為:A person you can go to for help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意即,處於困境時能提供協助的人。至於這個字眼挪用到了籃球場上時,我的解釋,則傾向較為保守的字眼:「關鍵球員」。

 

而本期的封面人物,林志傑,正是當今SBL當中最為關鍵的球員。

 

SBL第一人

 

在九月號的運動人中,針對聯盟中五十名球員以及七隊的總教練,我們曾進行過一項名為「SBL大哉問」的問卷調查。而其中兩項問題分別為:「比賽最後一秒,哪一名現役球員執行最後一擊成功率最高?」、「現役哪一個球員最具比賽勝負的主宰力?」

 

結果台啤的「野獸」林志傑在四項評選結果中取得三項第一,以及一項第二的殊榮(關於最後一擊的問題,林志傑在教練區投票分數為11分,僅次於裕隆隊曾文鼎的14分)。

「對上林志傑,那種壓迫感真的難以形容。」在上一季季後賽第一輪中曾被教練賦予「死守」野獸責任的米迪亞球員林冠綸說。「其實我也知道沒辦法將他完全封鎖住,只能希望盡量降低他的命中率,可是林志傑在季後賽真的與例行賽截然不同,只要他在場中,壓力就會隨之而來。」

台啤總教練閻家驊則表示:「志傑本身打球就是很拼,在攻守兩端,侵略性都有著一定的水準,我交代給他的工作,他都願意全力以赴。像他這種具備帶動球隊士氣的氣質的球員,當然能讓對方感到害怕,簡單來說,那就是一種看到野獸的恐懼感。」

球星特質

作為台啤的看板球星,感受到林志傑魄力的,不只是他的對手而已。他天生獨特的球星特質,更是讓場外的球迷為之瘋狂。

他球技的成長背景,極具戲劇性,使得球迷除了討論野獸在場上的球技之外,對於林志傑場外的小故事,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用行動取代言語的外放個性,極具張力,turbo全開的野獸,不僅在關鍵時刻有辦法提升球隊的士氣,更能將對手的反撲氣焰適時的壓制下來。

不可諱言,要將人格與球技這兩項特質「自然」的發揮到極致,大概只有球技成長期曾經歷過「放牧」與「欄牧」的野獸,才能兩者兼具。而這種特殊背景的球星,放眼過去台灣籃壇的各大球星之中,確實有如鳳毛麟角!

高中的籃球基礎大多奠定在街頭,十八歲「放牧」在各大鬥牛場的林志傑,儘管沒有接受過太多籃球的正規訓練,但靠著天賦亦稟的身體素質,仍舊破格入選了亞青代表隊。當時的代表隊教練,也是目前中華隊總教練鄭光錫過去曾說:「當時的林志傑,就像一隻脫疆的野馬。」

對此林志傑也坦白地說:「以前很不喜歡制式的練球,所以練球時有些散漫。後來閻哥常花很多時間告誡我,告訴我球場上應盡的本分,外線上的要求、助攻等等。再加上自己開始比較會想了,態度上才變得較為積極。」

之後,在台啤總教練閻家驊的「欄牧」管理下,徹底變身,痛改前非的林志傑,藉由減重、苦練、思索等各種自我提升的管道,在這短短不到幾年的時間裡,成為席捲整個台灣籃壇的看板球星,林志傑這一路走來,真的就如同影集一般,高潮跌起,也耐人尋味。

而這其中,若沒有許多貴人相助,或許今日的他,還只能在鬥牛場中打滾也說不定。但在另一方面,除了機運之外,林志傑的「心」,其實也是他得以不斷茁壯的重要因素。

野獸進化質

就拿SBL第五季,林志傑那段長時間的低潮做為例子,記得當時包括喜愛的球迷在內的許多人,都曾經不斷的問:「野獸怎麼消失了?」對於林志傑而言,那段期間他也常試著問自己,為什麼無法恢復第四季時的身手。

當時台啤行銷總監陳建洲曾說:「林志傑現在在思索的,是如何讓自己更加進步。除了得分之外,他也希望可以在助攻、籃板各個方面去幫助球隊、協助隊友。我們也一直鼓勵他,要他一定要勇於出手,先以得分作為首要之務,再去想其他事情。我相信,一旦讓他過了這段低潮期之後,他的球技一定可以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果然,一切的劇本就猶如黑人所說的,到了第五季的季後賽時,全副武裝的林志傑,經過了一整季的摸索、調整之後,此刻已經將自己的體能狀態調整到最高峰。

當時面對米迪亞,林志傑先以平均每場24分、三分球命中率五成三的表現,讓對手俯首稱臣。接著在總冠軍賽對上裕隆,他再以平均20.8分、9.8籃板、3.8次助攻的優異成績,幫助球隊拿下二連霸!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渴望進化

所謂「野獸進化」的優異成果,在此時,已無需太多的形容詞,就能讓曾經懷疑過他的人們閉上嘴巴。毫無疑問的,這當然得歸因於「野獸」林志傑,他在面對各種困境之下,那依舊渴望進步的心。

在過去的台灣籃壇裡,許多球員常常是天資過人,英雄出少年,所以早在出道的前幾年,幾乎就已習慣在一路順遂的道路裡,將球技提升到讓眾人「心服口服」的程度。

然而正因為如此,當這些好球員一旦缺少外在的刺激,內心深處逐漸習於安逸之後,球技往往隨之停止進步。這或許也間接注定了,這些人將來只能是名「好球員」,而不是個偉大的球星了。

渴求進化,正是林志傑迥異於前人最大的特質。

野獸が「苦手」

而儘管連續兩年帶領了球隊拿到SBL的總冠軍,個人獎項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到手,但是現階段的林志傑,在許多人眼中,其實還可以更好,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閻家驊指出:「場上的志傑,有時候是稍微沈默了點。雖然他可以用球技帶領大家,用行動提升團隊士氣,不過身為領導人有時候還是要用點嘴巴,罵人也好,鼓勵也好,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式。總之,志傑團隊合作上,還可以再多下點功夫。」

「整體打法上,林志傑還有修正的空間。」在上季正式退休的台啤訓練員周俊三補充說。「在台灣,林志傑從後場持續運球到攻擊結束還行得通,不過一旦走到國際賽,遇到防守強度增加的時候,體能會下降的很快,表現就肯定會受限制。林志傑的打法應該再乾脆、聰明一點。」

而提到了聰明,周俊三更拿過去的老隊友「籃球博士」鄭志龍作為例子,希望林志傑他能夠以過去的阿龍為榜樣,使自己從台灣級的好球員,躍升成為亞洲級的球星。

周俊三指出:「過去球員時期的阿龍,他不用花太多運球的招式,就能輕鬆的得分,重點在於「走位」!場上的阿龍,他會一邊觀察對手、隊友的陣勢,一邊找到最適當的得分位置。事實上,要想掌握比賽,球,不一定要一直黏在手上的。只是這個道理,其實包括林志傑在內,現在許多國內的好球員都不太能參透這一點。」

走出台灣 同志仍須努力

台灣籃球的籃球世代,大約每十年會有一次輪替的趨勢,目前SBL各隊的主力球星,也就是自從鄭志龍、周俊三之後的這批黃金世代,天分之優異,堪稱台灣籃壇史上之最。

只不過,這群天之驕子在缺少老將經驗傳承,以及有效率的培訓計畫等利空條件之下,成長的幅度卻總在他們即將展露頭角之際,反倒逐漸緩慢了下來。未來,若是要期待包括林志傑在內的許多球員,他們能有更多的成長,全面引進外援,絕對是必要的趨勢。

在分析陳信安與林志傑在國際賽表現的差別之後,裕隆隊總教練張學雷更指出,將來林志傑要想再進步,光靠自己,恐怕勢單力薄。

「在台灣,林志傑確實還是第一把交椅,但是到了國外,那就不一定了。」張學雷說。「因為對手不同、比賽層級不同,打法也不同,這也是身體素質、條件都比較好的陳信安,為何在國際賽表現總是比較好的原因之一。志傑現階段在我看來,目前他還只能是國內級的好手。未來有沒有機會更好呢?當然有,可眼下的環境能給他的,肯定不符合讓他再進步的條件。」

對此裕隆隊總教練張學雷強調,現在台灣的年輕球員要面臨的難題,是打球的天分都夠,再往上進步的動力卻找不到了。而同樣的情況,不只發生林志傑身上,陳信安、田壘這些人都得面臨相同的困境。不可諱言,這正是台灣籃球這幾年始終無法突破瓶頸的原因之一。

台灣籃球第一人

然而,未來的情況是否會如此持續下去呢?我想,當前我們還無須太過悲觀,因為這批黃金世代的優勢就是年輕,距離球員球技的成熟期-2830歲還有兩三年的光景。將來的態勢究竟會如何發展?恐怕誰也說不準。

就像十年前初出茅廬的陳信安,原本被大家視為是未來十年台灣籃壇的主宰者,卻沒料到,會有一個林志傑能帶領谷底攀升的台啤,撼動陳信安與裕隆在台灣籃壇的關鍵位置。

而眼下,當台啤完成了二連霸,接連兩年在總冠軍賽擊敗達欣、裕隆之後,我想沒有人能否認,林志傑,正是台灣籃球的第一人(Go to guy),也是目前所謂整體實力停滯的困境中唯一的答案(The Answer)。但是,未來是否還會有著其他變數呢?

起碼在陳信安、田壘與林志傑這三人相互的良性競爭之下,我是這麼樂觀的期望著。

book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